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英才实验学院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贯彻知识、能力、素养三螺旋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知识集成、科研创新思维,构建了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科创竞赛交叉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路径。科创方面,学院建立“以赛促教、以研促学”的创新贯通型四层次科创体系,打造一流科创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实战型科技精英打下坚实基础。
英才学院四层次科创体系
课赛融合,以兴趣为引擎,朋辈辅导为纽带,科创竞赛成果实现新飞跃
学院对工创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研究能力为核心进行系统整合,构建递进式、贯通式的课程体系。针对不同竞赛能力需求,打造了“探知、升级、跃阶、集成”的多阶段课程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全面推行项目制教学模式,以动手实践替代传统的课堂讲授;在评估体系上,引入了竞赛、路演、答辩、企业工程师测评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成果。漆强老师巧妙地将工创课程I、II与光电设计竞赛、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紧密结合,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竞赛需求的深度融合。梁莹林老师专注于将工创课程I、II的能力培养定向于电子设计竞赛等硬件类竞赛的实际需求,强化了学生的实战技能。郝家胜老师将工创课程II、III与华为ICT大赛等高端软件类竞赛实现无缝对接,显著提高了学生在软件应用与创新方面的能力。课赛结合,大幅提升了学生在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综合实力。
课外,“玩转竞赛”系列讲座邀请各大赛事负责老师、教练和优秀朋辈进行指导,点燃学生科创激情,指明竞赛方向。讲座涵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等挑战性强、专业性高、含金量足的科创比赛。
“玩转竞赛”系列讲座
学院复创的英才科协和新建的英才科创中心,是学院重点建设和发展、鼓励英才学子参与科创竞赛的重要载体。用朋辈力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在学生群体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一流的科创平台助力学生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共同提升学生科创能力。
“朋辈引导”系列活动
经过课赛融合等一系列措施,2024年,以大一、大二学生为竞赛主力军的英才学子共斩获省部级及以上的竞赛荣誉奖励14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63人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及以上的有34人次。2023级李尚勋同学入校一年半,在第七届(2024)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FPGA创新设计赛道、第七届(2024)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芯片应用赛道、2024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三项比赛中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他说,“在加入科协后,我有了一群志向相同的伙伴,有了一个可以完全融入的集体,有了固定的家和归属感,也有了更多的意愿投身科技创新,有更多的动力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成果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层次 |
成果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层次 |
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 |
国家级 |
特等奖 |
第七届(2024)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FPGA创新设计赛道 |
国家级 |
一等奖 |
ACM-ICPC世界总决赛36名 |
国际级 |
世界总决赛36名 |
第七届(2024)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芯片应用赛道 |
国家级 |
一等奖 |
ACM-ICPC中国区域赛济南站 |
国家级 |
金奖 |
首届高校ICT产教融合创新大赛 |
国家级 |
一等奖 (季军) |
ICPC世界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昆明区域赛 |
国家级 |
一等奖 |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
国家级 |
一等奖 |
IEEExtreme 极限编程大赛 |
国际级 |
一等奖 |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
国家级 |
团体一等奖 |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国际级 |
F奖 |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 |
国家级 |
一等奖 |
2024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 |
国家级 |
一等奖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
国家级 |
金奖 |
科创竞赛代表性成果
项目升级,以专业为引领,过程管理为支撑,科研学术成果实现新突破
一年级课外创新实践项目中,学院全方位把控,精选指导教师,严格筛选项目,促进师生深度互动,并实施精细的过程管理和成果评估,确保项目高品质。2024年,学院成功立项8项一年级新生项目,学生在数学学院邓良剑教授、信通学院虞红芳教授、光电学院刘富才教授的指导下,所有项目均高质量结题。邓良剑教授负责的“卷积神经网络原理及其在视觉问题上的应用”项目,来源于国家级科研项目中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卫星遥感图像融合问题研究。通过制作基础入门视频(深入解析18个关键问题)、能力提升视频(详解典型算法结构与源代码)、创新实践挑战(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复现不同网络和方法),以挑战性问题的解答质量评估学生表现,有效挖掘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潜力。这种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有效克服了知识学习与应用的脱节问题。项目成果丰硕,一年级学生共投稿了5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2023级黄洁同学已在国际人工智能顶级会议AAAI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
“一年级新生课外创新实践项目”总体安排
学院将大创项目与科研训练,以及“挑战杯”“大创年会”等学科竞赛相结合,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尝试、深入积累、实现跨学科融合,打造了一个激发创新思维、锤炼科研技能的学术平台。2024年,学院立项大创项目25项,优秀结题17项,涉及发表学术论文15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5项,入围韫慧奖励6项,入选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2项(全校3项)。
学生科创项目部分成果展示
提高科技支撑力,聚焦实践接轨新质生产力
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力,学院紧密围绕电子信息学科的本质特征与时代发展趋势,通过实践对接新质生产力,构建科学研究与前沿技术应用的桥梁。2024年,学院引领学生迈向新质生产力的最前沿,前往华为成都研究所、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深圳零一学院等知名院所参观实践。英才学院将学生的学习环境从校园延伸至科研院所,从传统课堂扩展至社会大课堂,使得本科生在学术研究、自主创新和实践应用等多个维度上实现了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参观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时,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的交叉融合激发了学生对大数据模型、机器学习等尖端技术的热烈讨论,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为“电子信息+”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目前,已有12名同学在该研究院开展科研训练。在华为成都研究所,行业专家为本科生深入剖析了华为鲲鹏、昇腾和鸿蒙等数字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在深圳零一学院的“2024年X-Challenge颠覆性创新挑战营”中,六位英才学子在郑泉水院士等全球顶尖导师的指导下,针对九大真实世界的交叉前沿颠覆性创新挑战问题进行了深入科研训练。同学们表现卓越,其中两位同学的项目荣获优秀,一位同学作为代表进行项目展示,两位同学获邀与院士共进午餐,交流学术心得,更有两位同学全票当选为零一学子。
学生科研实践展示
英才学院深耕个性化教育理念,推行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由搭配、导师个性化指导、项目自主参与、竞赛自由组合等创新模式,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无限可能的自我发展空间。同时又制定科学严谨以赛促教、以研促学、创新进阶贯通型学生科创体系,开拓与高水平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学子们搭建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助力他们在科研科创征途上不断突破,成就非凡。
编辑:罗莎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