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医学院王奇峰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研究成果
初治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改善预后
文:刘仕旭 图:刘仕旭 来源:医学院 时间:2024-09-17 1968

  近日,医学院王奇峰研究员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一项题为“Toripalimab plus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for treatment-naive advanced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single-arm phase 2 trial”的研究。该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II期临床试验,首次证明了放疗联合化学免疫治疗作为晚期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新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图片1.png

  该研究历时近四年,共筛选了56名患者,其中33名患者成功入组,主要为寡转移食管鳞癌患者(27例),以及初诊不适合根治性手术或放疗的cTanyN3M0 IV期食管鳞癌患者(6例)。其中26名患者完成了食管原发病灶和所有转移病灶的放疗及4个周期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结果显示:在意向治疗(ITT)人群中(3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2.2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1.5个月,中位PFS为9.8个月(较既往研究中标准化免治疗组的5.7-7.3个月显著延长),而中位OS尚未达到。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体重减轻和厌食,常见的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包括淋巴细胞减少(27/33,82%)、中性粒细胞减少(9/33,27%)和白细胞减少(8/33,24%)。整体方案安全性良好,毒副反应可控。同时,研究对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发现肿瘤组织中CD8+ T细胞、CD11c+树突状细胞(DC)和CD68+巨噬细胞密度与治疗反应和患者预后相关。基线血清IFN-γ水平升高与治疗中IL-6水平降低及PFS延长存在显著正相关性,提示其可能作为疗效预测标志物。(研究流程如下)

 图片2.png

  王奇峰研究员为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胸放一病区主任,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后备人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主持多项省科技厅重点研发和人社厅项目,目前已经发表论文7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50余篇,获得省科技进步奖,ASTRO发言和获得最佳摘要奖。代表作发表在NC,IJS,MedIA,ASO等期刊。文章第一作者吴磊为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放一病区主治医师,日本国立癌症中心东病院访问学者,主持过科技厅重点研发课题。王奇峰研究员团队长期致力于食管癌以放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研究,团队近年开展了多项食管癌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1105-2

编辑:王晓刚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