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喜报!我校教师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佳绩
文:教务处 来源:教务处 时间:2024-08-02 3146

  7月27日-31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决赛在成都举行。我校代表四川赛区参赛的6个教师(团队)再创佳绩,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此次大赛,四川赛区共2个教师(团队)获一等奖。学校继省赛取得最佳成绩后,实现了在全国赛最高级别奖项的新突破并获优秀组织奖。

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情况

参赛组别

课程名称

姓名

团队教师姓名

获奖等级

基础课程正高职称组

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

林媛

姚光

一等奖

课程思政正高职称组

互联网思维与应用

肖文

柴俊武、李强、李平

二等奖

新工科正高职称组

软件开发系统级技术基础

韩宏


二等奖

新文科副高职称组

综合英语

田径

廖敏

二等奖

新工科正高职称组

雷达原理与系统

周云

赵志钦、江朝抒、钱璐

三等奖

新文科中级及以下职称组

舞蹈鉴赏

岳路鹏

张丽蓉、夏雪、韩蕾

三等奖


图1.jpg

  林媛教授长期耕耘在信息功能薄膜材料与器件科研和教学第一线,现为材料与能源学院院长,入选国家级重要人才计划,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她主讲的课程“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是新生研讨课,授课对象为大一新生,旨在通过对学科基础前沿和产业应用需求的研讨,激发学生学术志趣,启迪学术思维。课程学习内容是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基本概念、学术前沿和产业需求,课程组以应用需求牵引,通过理论讲解、学生研讨和实验实践,将学科基础知识、前沿学术进展、实际应用需求、科研基本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研讨以及将学术前沿与产业应用紧密关联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观。

图2 .jpg

  肖文教授主讲的课程“互联网思维与应用”是学校本科“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的专业必修课,具有跨学院协同、跨学科交叉、跨专业融合、“新工科+新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该课程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基于学情分析确定课程策略和创新重点,将极具时代特征的专业知识与国家战略规划远景目标紧密结合,根据数字经济的时代特征,对互联网思维进行审辩式学习,为新思维构建和永续创新提供有洞见的启发和前瞻性观点。课程超越单一学科价值观,协同“理工经管”多学科的多元价值观,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全教学过程的“挑战性地学”和“创新性地做”,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融合。

图3.jpg

  韩宏教授主讲的课程为“软件开发系统级技术基础”,课程目标是培养基本的计算机系统能力。课程从C和C++语言的反汇编映射关系入手,以逆向分析视角,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等系统级课程知识融汇贯通,快速形成计算机系统能力基础。与传统构建式系统能力培养不同,传统是通过撰写系统软件这种重量级方式完成,难度大、受众面小、耗时长。该课程以逆向析构切入,可快速入门并贯通相关知识,对更多学生而言,容易快速培养基础的系统能力。 同时,课程另外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是培养学生猜测、实证和构建的系统思维习惯,将这一思维模式与工程实例完全融汇,在技术实践中自然形成系统思维。

图4.jpg

  田径副教授主讲的课程“综合英语”面向一年级英语及翻译专业本科生开设。课程遵循英语学习规律,以有效表达为目标,让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表达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从遣词造句到段落发展,从修辞欣赏到批判性思维,全面夯实英语基础,构架完整表达体系。通过主题拓展与多元项目实践运用,多方位提升学生逻辑思辨与有效沟通能力,助力培养具备优秀国际传播能力的融通型外语创新人才。

图5 .png

  周云教授主讲的课程“雷达原理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在先修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随机过程的基础上,利用雷达作为系统平台,综合运用专业基础课程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掌握雷达的基本原理,用于分析和解决雷达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中的问题,能够具备设计现在和未来雷达系统的能力。该课程在科研引领下,以学生为中心,用科研项目牵引学用迭代、虚实结合开展系统级实验,以用促学、学以致用,以学助研,研学相长,让教师和学生带着亲历项目案例学习和研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

图6.png

  岳路鹏老师主讲的课程“舞蹈鉴赏”是学校核心通识课程模块中的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本科生授课。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完成“全人教育”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该课程通过教学内容重构具身性实践体验、教学设计跨学科融合、跨文化鉴赏和项目驱动学习,教学环境创设线上线下、多场景的运用,以及评价方式的改革创新等,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跨学科思维和跨文化意识,使他们成为更全面的综合人才。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并纳入教育部高教司年度工作要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大赛被纳入《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是目前清单中唯一一项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大赛于2020年创办,分校赛、省(自治区、直辖市)赛、全国赛三级,今年是第四届。第四届大赛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7个赛道。本次在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的是前6个赛道的全国现场赛。第7个产教融合赛道将于11月份在重庆举办,我校将有1个教师团队代表四川赛区参赛。

  据了解,本次大赛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32个赛区中,共有1249所高校的10.4万名教师参加校赛,参赛教师人数比去年增长25.8%,2.5万余人参加省赛,比第三届增长11.6%。最终,有483门课程的1779位教师(含团队教师)入围全国现场赛。大赛历经校赛、省赛、全国赛,经专家评审,共有73个教师(团队)获一等奖、170个教师(团队)获二等奖、240个教师(团队)获三等奖,21个单位获大赛优秀组织奖。


编辑:王晓刚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