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四川日报:我在大学科技园当总助
一天跑6个地方,开会走访连轴转
文:李强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2-11-09 1552
  • page_05.jpg

  • m_333f528ed3f16259895ee24eac3f7d4d.jpg

  • 10月13日,在电子科大格拉斯哥学院,记者(左三)作为电子科大西区科技园“一日总助”与之谈合作。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强

    “一日总助”行程表
    8:40公司晨会
    9:00走访2家园区企业
    11:00与电子科大格拉斯哥学院对接合作
    14:00与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办事处敲定合作细节
    16:00走访天府软件园的拓展项目
    “一日总助”发现
    ●科技园为企业所做的远不止提供场地,提供的服务更多
    ●硬科技创业者越来越多,硬核科技创新成主流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莉莎
      10月13日8时30分,正值上班高峰,成都高新西区电子科技大学西区科技园门口,通勤车辆络绎不绝,成群的年轻面孔陆续扫码涌入。
      为了感受当下的创新创业热潮,记者来到这里进行一日职业体验,和科技园总经理蒋一约在这里碰头。于2008年兴建的园区现已绿树成荫,园内是十几幢五六层的小高层。乍一看,这里更像是大学校园里的一角。
      “我们园区外观老,内核新。”蒋一说,“园不可貌相”,需要沉浸式体验才能感受其科技内涵。
      这里是响当当的四川“元老级”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由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已入驻140多家企业,累计200余家科技型企业从这里“毕业”。
      “我今天体验什么岗位?”“总经理助理怎么样?”
      “这有何难?”记者心想。然而,这样的自信很快被现实击溃……

    总经理助理一天开4个会,跑了6个地方
      作为总经理助理,记者一天内参加了4个会,跑了6个地方。
      每日晨会是快速了解企业的窗口。8时40分,会议开始,各部门负责人通报当天的重点工作。20分钟的晨会,信息量巨大:科创活动筹备、智库专家库建设、校地企合作、新项目研讨、新载体装修……
      原来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不仅要服务好园区内的企业,练好内功,还要做系列活动维持热度;一个大学科技园,不仅要做好校内科技成果的转化,还要在学生中培养创新创业的“火种”。
      这么多的工作如何快速上手?各部门负责人带着记者熟悉工作。
      “服务园区企业是孵化器的首要职责。”真正的总经理助理胡颖告诉记者,勤走访,上门问需才能和企业拉近距离。“关注企业产品、技术和经营必不可少,但要关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
      走进正在备战科创板的成都芯进电子有限公司,董秘于智远的笑容,向我们暗示了企业正“春风得意”。座谈会上,记者了解到,乘着行业的东风,这家从事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设计的研发商,去年仅靠30余人的团队,实现了近1亿元的营收。
      另一栋小楼里,成都瑞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永伦正准备见客户。公司历时6年打磨的高速公路路况全息雷达,将于本月底在广东试用。
      园区内有140多家企业,胡颖隔一阵就会来“扫楼”。芯进电子起步阶段的天使投资,就由园区引荐。最近,蒋一也为瑞达物联介绍了不少投资人,“还要帮助他们进一步梳理商业模式。”
      争取政策、对接投资、申报项目……科技园为企业所做的,远不止提供物理载体这么简单。胡颖介绍,在这个科技园内,服务费用占比已经远超场地租金。
      “接下来还有一场洽谈在等着我们。”11时许,刚走出企业,记者就要作为总经理代表,和副总经理唐海韵一同前往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对接合作。“我们是大学科技园,还有一大职能就是服务学校师生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创新创业。”一路上,唐海韵给记者“补课”。
      这是一场“学院所需”和“园区所能”的碰撞。组织园区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在园区开放日邀学生参访、为学生提供合作课程、为师生提供竞赛支持……一场40分钟的对接下来,合作事项逐渐清晰,双方确定了具体对接人,记者作为总经理“特派员”也加入了群聊,督促合作事项的落实进展。

    硬科技创业者多,大学科技园一屋难求
      14时,科技园产业发展部总经理成锴带记者来到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办事处。“我们除了要做企业和学校的桥梁,还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成锴说。
      记者一行刚到街道营商办,成锴就熟络地和大家打招呼。“他是我们这里的熟客,日常帮企业对接政府、争取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共同策划双创活动。”营商办工作人员李佩珈说,“他算是把我们门槛都踩破了,我们的合作已很有默契。”
      默契的合作降低了沟通成本。20多分钟的会议里,从党建工作、疫情防控到嘉宾邀请,再到活动流程,双方敲定了高质量人才引领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论坛的细节。
      完成独立“出访”任务,记者和总经理蒋一碰头。因为时间紧,前述项目汇报也挪到了车上。我们的目的地是天府软件园。在那里,有一个科技园的轻资产拓展项目。
      伴随着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园区的物理空间也达到承载极限。“硬科技创业越来越多,老园区已经‘一屋难求’,特别是集成电路类的初创企业,都在寻求物理载体,因此我们要持续拓展物理空间。”蒋一介绍,目前园区有总计5.1万平方米“飞地”落户成都高新南区、高新西区。
      刘守力是科技园的产业发展总监,也是外拓项目的负责人。他提出的针对企业需求的装修方案,得到蒋一的赞同。“科技型企业需要的设计、测试场地各有不同,要针对它们的需求提供装修方案和定制化服务内容。”
      我们到达天府软件园时,一个从事GPU芯片设计的客户正在看场地,他们刚拿到投资,正寻找场地在成都落地。“我们有30多人,团队不大但是设备多,需要空间够大、桌面够宽。”
      这些要求,显然不难满足。刘守力使出“杀手锏”——他带客户来到一片公共区域,指着正在搭建的平台说,“我们在这里搭建了公共测试中心,芯片研发常用的测试设备可以提供共享服务。”
      “目前我们这里已经有几家企业入驻,都是你们的同行,以后还可以相互交流合作。”蒋一补充道。
    体验心得
    数字背后的担当与奋斗
      “四川高新技术产业表现出发展韧劲和逆势上扬的态势。”这是我的文章里经常提及的一句话。但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数字背后,高新技术产业凭什么可以逆势上扬?
      走进一家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做了“一日总助”,跑了6个地方、开了4场会,见了无数的人,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一是硬核的技术创新。园区里的企业“卧虎藏龙”。从毫米波雷达到芯片设计,硬核科技创新取代模式创新,成为现在的主流。他们“十年不鸣”咬紧牙关,攻克技术难关、建起“护城河”后,在市场站稳脚跟。
      二是人的主动性。这当中,有“坐得住”的人,瑞达物联总经理万永伦从某研究所离职创业,6年如一日打磨产品;还有活络的人,他们中有蒋一这样的“创业老兵”,有刘守力这样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有20多岁的年轻人担纲主力。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对新兴产业来说,也是这样。有人才,就有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力量。

报道链接: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221025/283773.shtml


编辑:  / 审核:  / 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