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全育人】经管学院:“三抓”导航,持续探问本科“科研育人”新思路
文:李柳 图:经管学院 来源:经管学院 时间:2022-04-26 4336

  4月21日下午,经管楼C557研讨室气氛高涨,像这样浓烈的研讨氛围,对经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科研育人教学团队来说已不是第一次。此次研讨的目标是 “寻问”和“求解”,特别邀请了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家林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马立香副教授现场指导。十余名教师围绕“智慧运营‘登峰计划’”项目的培养目标、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及教学实践情况与问题等展开专题讨论,持续探问本科“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改革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DSC_0827.JPG

  2020年,电子商务专业搭建起科研育人课程群,开始了基于项目的“新工科”建设项目、挑战性学习课程建设项目、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等的教学改革,在框架设计上正逐渐从“智慧运营登峰计划V1.0差异化选课路径指导”向着“智慧运营登峰计划V2.0差异化路径调整与课程衔接问题”进行演变。

  高峰体验课程的建设思路究竟是什么?学术科研专项训练I,II,III如何衔接?挑战性学习课程建设如何体现特色?科研育人实践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问题怎么破?一系列教改之问关乎着课程群2022年的建设重点,也关乎着电子商务系本科“科研育人”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精抓特色课程,构建跨学科进阶式课程体系

  “结合学院将管理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不同学科专业进行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培养特色,智慧运营‘登峰计划’以一体两翼,逐级通关为核心,开拓了未来企业家、未来学术精英和未来行业精英三条人才培养路径。”电子商务系系主任艾兴政教授详细介绍了智慧运营“登峰计划”的培养方案,他说:“通关进阶,怎样针对三条路径合理设置课程实现进阶,依旧充满挑战。”

  构建进阶式课程体系,逐级挑战、纵向递进,支撑学生的能力进阶,电子商务专业从第3学期到第7学期,面向未来企业家和学术精英两个培养路径,分别形成专业基础课程(如“产品设计专项训练I、II”)、方向基础课程(如“产品运营专项训练I”“学术专项训练I”)、方向综合课程(如“产品运营专项训练II、III”“学术专项训练II、III”)三阶课程体系。

2.jpg

  此外,为促进新商科与新工科的融合,电子商务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教学内容革命,将教学内容设计为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和学术研讨等三大课程模块,形成包含多门“金课”在内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建设的层次性。

  课程群负责人刘蕾教授补充道:“高峰体验课程的挑战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使课程设置既贴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又促进其能力的提升,也要求我们在课程安排上要不断做出思考和调整。”

  马立香副教授聆听项目计划后谈到:“老师们对课程建设付出了很多心血,可邀请已毕业和正在学习的学生代表参与教学研讨,让学生们看看老师们为他们成长所做的事情,也听听他们对课程学习的感受和建议,面对面了解学生需求和感受。”

  坚持做对人才培养有利的事情,“科研育人”教学团队针对课程体系的建设之问,分析了大三、大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面临的共性问题,不同类别进阶性课程的衔接,学习评估和考核机制的形式等内容。

  以构建跨学科进阶式课程体系为目标,精抓课程建设,让合作授课的每位教师既发挥自身所长,又能实现优势互补,有效衔接课程内容的流畅性与完整性,突出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使学生学习成果具有可展示性,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成功的体验,教学团队的课程改进之路未完待续。

狠抓研究教学,推进研究型挑战性教学模式

  实施科教融通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实现跨学科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跨界创新能力。教学团队依托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等,通过教授和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基于跨学科交叉主题教学法,将跨学科的学术成果融入课堂,转化为技术与管理复合的教学项目和案例,用跨学科的高水平科研支撑复合型人才培养。

  开展研究型教学,拓展升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志趣和跨界创新能力。开展面向高年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跨学科的管理问题,实现在研究中学习。

  项目的所有教学目标都指向学生成长成才,但实施过程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DSC_0836.JPG

  三条路径开设的挑战性课程教学,针对不同群体学生是否应有不同举措?在考研压力逐年递增的形势下,学生参与研究型挑战性学习与其复习备考之间的时间成本如何衡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入项目训练的经历,对他们日后进行学术训练的支撑作用有多大?是否要把教学成果发展为毕业设计?挑战性课程教学究竟应该设置在哪一学期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老师们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纷纷提出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志趣和跨界创新能力,正是教学团队改革奋斗的目标。

  李家林教授指出,项目方案在教学上的实施难度是巨大的,如果能更早地发掘学生特点和需求,比如在生源入口阶段、专业选择前期就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划,真正挑选出对三条路径感兴趣的学生,或许对老师们开展针对性教学更加便利。

  要把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精准聚焦在学生学习的每一阶段,教学团队的初心是要通过研究型挑战性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进阶性和挑战度,形成自主、共享和交互的团队学习模式,锻炼学生的集成应用能力。

巧抓实践教学,营造多元化整合性实践生态

  近两年,教学团队将“产品设计专项训练”等课程从课堂搬到企业,带领学生走进西门子智能制造中心、长虹物流、三泰智能科技等企业,创新整合实践教学,面对面接触和体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学生创造沉浸式、体验式、启发式的教学环境,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93e39508889f3ef2bfeb703964876ae.jpg

《产品设计专项训练Ⅰ》课程将课堂搬到企业——参访西门子数字孪生,体验工业4.0与智能制造

  营造多元化整合性实践生态,智慧运营“登峰计划”由供应链研究团队和ICT研究团队等多个团队提供跨学科支撑,建成“创业实践与实训”“经营决策模拟”“企业管理沙盘模拟”等8门课程构成的跨学科实践课程群,积极开展模拟实践、现场实践和实战实践,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创新创业和高水平学科竞赛等,在动手动脑的参与中提升实践能力。

  课堂进企业,跨学科的实践资源怎样才能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其育人功效?晏鹏宇教授说:“实践基地还得拓宽,不能每次上课都去那几家企业。”白春光教授提到:“对已取得名企offer的同学来说,这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习的区别优势在哪里?”刘蕾教授说:“课程思政建设与科研育人实践教学的融合还需加强和优化。”

  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企业实践平台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延伸,科研育人教学团队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度研讨。

  目前,学院已建设了实践基地和工程研究基地23家;开发了丰富的教学视频、线上习题、挑战性学习资源等线上学习资源;根植中国情景,撰写了涵盖丰富课程思政资源的本土案例;开发了四川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起整合实践平台助力人才培养。搭载实践教学平台的顺风车,推动智慧运营“登峰计划”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压在科研育人教学团队心头的“大事”,更是“要事”。

  马立香副教授对学院课程群的建设和老师们肯花心思为培养学生做深入思考的做法表示肯定,希望教学团队能在一次次的教学研讨中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的方案。

  李家林教授说:“我们可以走出去学习世界顶尖大学和国内知名大学的商学院在本科层次开展科研育人的经验和做法,借鉴他们开展学术科研训练的优秀举措,取长补短,开拓我们的特色发展之路。”

  下一步,科研育人教学团队将围绕智慧运营“登峰计划”的系列教改之问进行更深入的研讨,竭尽全力破解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难题和问题,学院也将提供更加完善的组织保障机制和师资保障机制,建设科教融合的激励机制,为老师们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以科研反哺教学提供更多保障。


编辑:肖洁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