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党史学习教育】王让新:学史崇德 赓续党的精神血脉
文:王让新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21-06-24 1927

  编者按:6月23日出版的《成都日报》第7版理论周刊推出学史崇德专题理论文章,其中包括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让新的文章《学史崇德 赓续党的精神血脉》。全文如下:

成都日报.jpg

学史崇德 赓续党的精神血脉

  学史崇德。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科学总结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刻揭示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科学内涵及其对传承党的红色基因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根本要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又一次强调传承党的红色基因、赓续党的精神血脉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讲话和指示,为我们深刻理解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了根本遵循。

革命精神 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培育的革命精神谱系与党的信念、宗旨和作风的本质联系,为我们科学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谱系及其精髓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作为“答卷人”承担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神圣使命。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阶段的革命特点和要求,在伟大实践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独有的精神谱系,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苏区精神等;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三线”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航天精神”、“抗疫精神”、“扶贫攻坚精神”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时代特征和传承发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每一代共产党人都在属于自己的“长征”中培育形成了具有新的特点的革命精神,它们既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发展,又是所处时代革命事业的精神展现。百年来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文化创造的弥足珍贵的精神画卷,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实践的精神浓缩和升华。

  中国共产党培育和创造的精神谱系,各有特点又不断发展,但贯穿始终是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党的坚定信念,就是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就是始终信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为了党的事业奋斗终生、永不叛党的信念。正是这一坚定信念,支撑和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创造出新的辉煌和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并构成中国共产党人从不间断的“理想线”和“精神线”。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宗旨,就是顺应民意、造福人民、赢得民心的宗旨,正是这一根本宗旨,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实现着人民的利益,构成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延伸线和党的“生命线”。党的优良作风,就是为了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严于律己、奉献自己的优良品质和道德,正是这一优良作风和品德促使着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纯洁性和示范性,构成了党领导人民不断奋斗的道德“风景线”。

学史崇德 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奋斗精神

  明大德就是要真正做到对党忠诚。

  对党忠诚的大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体魄之“魂”,具体体现为“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的品质和意志,它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奋斗不止、创造不止的精神支撑,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源泉。李大钊慷慨就义也始终坚信“未来世界必是赤旗的世界”,“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夏明翰面对杀头毫不畏惧,因为他坚信“主义真”。湘江战役中陈树湘烈士腹部受伤后宁愿亲手断肠而死也不愿让敌人邀功请赏的英雄气概;还有那皑皑雪山上那高高举起但已经成为冰雕的攥着党证和作为党费的一枚硬币的手臂等,都充分体现出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共产党人的大德。从抗战精神到抗美援朝精神,从“两弹一星”精神到航天精神,从抗洪精神到抗震精神,对党的忠诚、理想坚定,红色基因一以贯之,代代相传,构成了一条牵引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斗前行的“天际线”。

  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开启了新的伟大长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信念,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不管风吹浪打”,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守公德就是要不断造福人民。

  造福人民的公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立场和伦理原则,具体体现为“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它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源泉。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为民族而往。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锻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独有的道德境界和大德情怀。从革命时期的土地革命、大生产运动到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从红军战士送出的“半条被子”到党的领导人参加开荒和亲临精准扶贫前线,中国共产党人一心想着的是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人民至上是共产党人的不变情怀,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张思德、焦裕禄、孔繁森、黄文秀等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公德的代表和典范。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为民造福的公德,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亿万人民的主心骨和引路人,锻造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构成了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止步的“地平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有了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始终奉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跃上新阶段。

  严私德就是传承和弘扬党的严于律己的优良作风。

  严于律己的私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为人之道和处事之要,具体体现为共产党人的一言一行都“要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要求每个党员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一个拥有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的政党,必然具有严于律己的私德。从为国捐躯的将军到英勇献身的烈士,从开国领袖到普通战士,他们都是为党为国为人民而严于律己的楷模。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党人严于律己的优良品质和作风不断传承,从雷锋到郭明义、罗阳,从“抗震救灾”中的英雄群体到武汉抗疫的先进集体,再到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书记们,他们身上都洋溢着“为大家舍小家、为大我舍小我”的优良品德。中国共产党人严于律己的优良品质和道德,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道德红线”,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不断提升、人民永远跟党走的道德支撑和精神砥柱。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同时又面临各种考验、应对各种风险,这一切都要求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用党员标准衡量自己,使每个共产党员都成为社会道德的楷模,文明风尚的路标,群众前行的向导,像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的和习近平总书记青海考察时强调的,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王让新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道链接:http://www.cdrb.com.cn/epaper/cdrbpc/202106/23/c82046.html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