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丽成电·奋斗之美】邱东,你拼搏的样子,真帅!
文:微视野工作室 张金杏、新闻中心 卿晗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1-04-21 9657

日前,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2017级本科生邱东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影响因子27.398)发表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2D Superconductors”(《二维超导体的近期进展》)的综述论文。邱东为第一作者,电子学院熊杰教授、王显福研究员、杨超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这是我校本科生首次作为第一作者在该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png

作者通过对近30年相关研究成果的广泛调研,基于调控手段、超导机制系统梳理BCS超导体、高温超导体、摩尔超晶格等超导体系的发展概况,归纳总结不同超导体系的调控手段,重点探讨量子金属态、量子格里菲斯奇异性、伊辛超导以及拓扑超导等热点课题,指出了当前二维超导体系中存在的困境和不足,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2.png

邱东,电子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级本科生。直博本校,师从李言荣院士。电子学院“钧业五班”成员。

明志:探索世界,满足好奇  

邱东是同学们眼中不折不扣的“科研大佬”,他对科学的兴趣最早来源于父母。邱东的父母是大学老师,他小时候经常去父母所在的实验室观察他们的工作,久而久之,就对做实验产生兴趣。

邱东说:“大二进了课题组后,接触到真正的科研,才知道,和想象中那种科学研究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在科研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自己去解决。”但随着不断深入了解,邱东慢慢走出最初看不懂论文的窘境,逐渐能从别人的研究中得到很多启发以及乐趣,经常会有“竟然还能这样”的感叹。

他说:“我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去做科研、去探索这个世界、去满足我的好奇心,这种生活是十分适合我的。”

3.png

“与各类竞赛相比,科研是一个从投入到产出比较慢的过程。身边和我同样努力的同学有的在竞赛中斩获各类奖项,有的专心学业拿到各种奖学金。而我把大把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入门当中,却接近两年没有任何产出。因此对于我来说,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让浮躁与焦虑的自己静下心来。”

在邱东看来,让自己摆脱peer pressure带来的焦虑的关键点是“明确自己的目标”——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是很难走远的。他大二时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去思考,和老师讨论自己的未来规划,明确目标后,他便不像之前那么焦虑了,专心将自己的课余时间投入到科研中。

除了学习科研,邱东的兴趣爱好丰富——喜欢旅游、骑行、看电影。他说:“大学前半段,因为事情太多而把生活过得有些无聊,我觉得我并没有把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平衡好。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提高了工作效率,就能够省下时间去发展一些爱好,比如画画和外语。”

启心:上下求索,笃定前行  

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本来就是很有挑战性的事情,能够在高水平期刊发表更是不易。

在选择科研方向时,邱东也做了大量的调研。针对自己的科研兴趣,邱东总共调研了四个各不相同的方向:高熵合金、电催化、光显示以及二维超导。每个领域的论文他都读了二三百篇,对这几个领域的研究概况都比较了解。

邱东说:“我对这个世界最本质的规律十分好奇,而前三个领域偏技术偏应用,但我更喜欢探索物理现象背后的本质。现在我研究的方向是二维超导,虽然物理本质的研究非常困难,但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觉得对于未来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4.jpg

在科研过程中,邱东印象最深的是他刚刚进组的那段时间。文献阅读少、基础知识储备不够、科研进度慢、学业课程压力大等问题交织在一起。

“我很幸运,实验室的师兄师姐都很热心的帮助我,跟我分享经验,教我方法。邱东说:“那两个月锻炼了我很多,之后也会遇到困难但是也不会那么焦虑了。其实解决问题的思路无非就是‘寻找方法+落实’,闷头做事或眼高手低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邱东说。

谈到自己所在的团队时,邱东说到:“我觉得熊杰老师的团队气氛非常融洽,大家会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因为我平时不太爱说话,所以有很多师兄师姐会主动来跟我聊天,在科研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了我许多建议。”

“而熊老师算是我的启蒙老师,是他让我从一个浮躁的人蜕变成为比较沉稳的人。此外,组内同学关于学术上的讨论也很耐心很有趣,杨超师兄一直都是我的榜样,李鹏老师在生活和实验上给予了许多帮助,他们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5.png

关于未来的规划,邱东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做研究,并把生活过得有趣些。“博士期间假如有时间的话我会去学一些特长爱好,将来的话希望能去高校入职并继续做科研,为科技报国贡献力量。”邱东说。

回顾自己本科期间的科研之路,邱东总结了几点心得: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的,因此理清你自己的目标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想要找到自己“心之所向”,不能只靠道听途说,而是需要自己走出去实践。所以,我觉得学弟学妹可以在本科期间做一些比赛、项目,或者进入课题组来看看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毕竟本科阶段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在本科四年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是非常棒的成就。

第二,需要有耐心与毅力。对于基础科学研究,一项工作做好几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我觉得科研是一项闭环很长的工作,往往投入几个月也会没有正向反馈。假如没有足够的耐心以及毅力,科研便会半途而废。所以我们要把眼光长远些,甘坐冷板凳,边做边思考。

第三,坚持深入思考,多想想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思考事物的本质。多想想自己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想法,剖析自己。在思考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便于梳理和总结。



编辑:闫乐  / 审核:卿晗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