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课程思政】《运营管理》:让挑战性学习与思政学习相融合
文:李柳 徐晓瑜 图:刘蕾 来源:经管学院 时间:2021-01-04 11036

  开展“中国制造与国家竞争力”的主题讨论,课程以名为《Made in China》的几十首单曲切入;讲授“中国文化与精益生产”,课程将视点着眼于中国茅台的酿酒工艺……在学生参与课堂的过程中,不时会听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太快了!”“中国真了不起!”的赞叹声,而这一声声惊叹正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运营管理》课程的课堂。

  从2005年获“四川省精品课程”称号,2011年建设成为“四川省精品开放课程”;2012年获评校级经管类课程唯一的教学成果一等奖,到2019年课程团队三位授课教师同时通过校挑战性学习示范课程认定;2020年顺利通过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线下一流课程),运营管理课程组秉持“研究性的教,挑战性的学,创新性的做”的理念,已攻下新工科教改这一“城池”并取得丰硕成果。在继续夯实新工科教改的基础上,课程组借力思政号角,又踏上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改革之路。

04FC0E63322EE8A8507344F6735_4EF5C522_220

《运营管理》课程组

  一年来,课程组陈旭教授、刘蕾教授、雷东副教授等老师围绕课程思政进行了多次研讨,将对运营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重心从思政元素“有没有”逐渐上升到思政元素“怎么讲”,构建了“3+3”的思政建设总思路,提出做“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教育,并相应地从“感性知觉”、“知性解读”、“理性思考”三个层次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有态度:突出特点 适度聚焦

  “运营管理与中国制造、产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做有态度的思政教育,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适度聚焦,把思政元素聚焦到课程特点上,而非全面撒网。”运营管理课程组刘蕾老师说。

  “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性”是运营管理课程的三大特色,基于“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中学习,研究中学习”的教学理念,依托层次递进的三大课程模块和相辅相成的两大挑战性环节,运营管理课程旨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整合应用以设计和优化企业复杂运营系统的能力;融合技术与管理,提供企业运营管理解决方案的集成能力;培养学生在运营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完成挑战性运营项目的能力。

3D1088E288F66AB2EBB34BF2044_FA565875_1BD

  紧密结合课程特点,课程组立足中国情景,围绕“中国制造”与“四个自信”建设思政教学资源,挖掘了中国制造、生产率与国家竞争力、企业伦理与运营、中国文化与精益生产等思政元素。确定了聚焦的思政元素后,课程组广泛查阅资料,搜集了几百份与大国重器、产业发展相关的视频和文字素材,在审视发现优秀中国制造系列内容的同时,课程组还组织编写了包括中国移动、茅台等中国知名企业的本土案例以及中国制造系列案例,融合思政元素,重构了课程内容,重新设计了教学方式。

  课程组刘蕾老师介绍:“课程组近期整合大量本土案例,编写的运营管理教材将于近期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通过讲中国故事引导学生关注中国运营管理的问题,开展相关研究,进而将中国运营管理研究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在运营管理课程组的老师们看来,思政建设还是应以学生为中心,与课程内容、课程培养目标有机融合。

有温度:寓教于乐 寓学于趣

  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多在18到20岁之间,思维活跃,关注国家大事,追求独立自主,不喜空洞说教。做“有温度”的思政教育,课程组坚持从学生有切身体验,感兴趣的话题切入,精心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政内容,并通过小组研讨、视频观看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0B220D3A8D1568B0C9080B9C02B_7298D4D7_254

  开展“中国制造与国家竞争力”的主题讨论,课题讨论以名为《Made in China》的几十首单曲切入,立即激起了学生的兴趣。随后通过关注个体经历,以2007年出版的《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一书和2017年制作的《A Day without Made in Cina》微视频引导学生从自身所见、所感来讨论中国制造的十年变化,最后通过各国高端制造业的对比数据,生动展现中国“从制造到创造”的巨大转变。课程主线明确,层层深入,让学生既能在参与互动中思考中国制造变化的原因,也能深刻体会到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

  讲解“中国文化与精益生产”时,课程以茅台企业为例,不仅让学生看到了优秀传统工艺,也在讲述茅台人“生在茅台、长在茅台、奉献茅台”的故事中将代代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植根于学生心中。最后在学生充分了解茅台企业的基础上抛出问题,探讨该企业与其他企业运营管理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库存管理的难点。

  经管学院2017级刘晟延同学说:“老师所讲的每个案例背后都蕴含着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案例和概念的分析结合让我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中西文化在管理理念上的异同。”

  “逻辑性强的PPT配合老师的补充讲解,让我无论是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还是后期整理知识进行复习都有很大帮助。”2018级工商管理专业陈星宇说,“特别是小组作业中,在老师针对性的指导下,全员共同参与讨论、调查、整理和撰写,对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课程组认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做学生兴趣的启发者,思想的引领者,“有温度”最重要的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感兴趣,才有学习热情,课程也更有意义。

有深度:思政为引 学思践悟

  开展“课程思政”,仅仅是让学生感叹“厉害了,我的国!”就可以了吗?运营管理课程组给出的答案是:“NO!”

  引起学生心灵的感叹和震撼只是进行“课程思政”的第一步,运营管理课程作为挑战性学习示范课程,“挑战性”是课程的关键特征,因此通过挑战性学术研讨与挑战性实践项目的小组汇报、答辩等多种形式保证学生的参与性,致力于将思政元素的思考与挑战性学习相结合,打造有深度思考的思政学习课堂才是课程组想要达成的思政建设目标。

  在新工科教改的征途中,运营管理课程组基于电子科技大学“科研育人”的理念,已逐步形成学术团队与教学团队融合,“科研反哺教学”的育人机制。如何在业已取得成果的新工科教改中更好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对课程组教学提出的新挑战,也是对课程组深化立德树人目标的更高要求。

  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课程组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素养的培养,通过对思政元素的挖掘,设计恰当的研讨课题,并设计团队合作、项目驱动的实践课题,让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挑战性学术研讨和挑战性实践项目环节,实现实践整合与科研育人。

0114A57FB45130FAECD5955191A_5754B0B5_4EA

  “挑战性学术研讨”聚焦运营管理研究前沿热点问题,研讨学习小组从选题、查阅并研读文献进行研讨,拓展升华教学内容,激发学术志趣,提升研究能力,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体会运营管理知识的奥妙。“挑战性实践项目”结合运营管理实际问题,基于“项目的做中学”,项目学习小组进行自主选题、开题、中期和结题答辩,不断完善项目解决方案,强化务实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经管学院2018级电子商务专业田永乐说:“这门课有趣也有用,挑战性学术研讨极大地训练了我们的小组协作和汇报答辩能力,也让我们更加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参加了挑战性项目学习的刘晟延这样说到:“通过小组的挑战性项目学习,我们对校园哈喽单车流程设计和管理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没想到还能帮助共享单车企业认识到目前管理流程上的不足,更好地开展校园共享单车业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我收获了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的成就感。”

  从观看视频、资料,教师启发讨论的被动式学习;到自主查阅资料、研读文献和案例分析的主动式学习;再到在项目的做中学、专题研讨学的挑战式能力学习,运营管理课程组以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教学的“燃点”,面向中国情境引导学生解决中国问题。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过程转化为主动的探索过程,课程组的老师们也没想到,学生们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给教学也带来诸多惊喜。



编辑:卜一珂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