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南大学刘芳洋教授做客学者论坛
文: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来源:材料学院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时间:2020-09-30 4799

  9月25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刘芳洋教授应邀做客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学者论坛”,为广大师生带来题为“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的多界面功能协同”的精彩报告。本次报告由郝锋教授主持,相关专业的师生参加。

刘芳洋.jpg

  刘芳洋教授针对铜锌锡硫薄膜光伏电池在背接触和异质结两个核心界面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于背接触界面,采用插入中间层抑制铜锌锡硫与钼界面副反应的思路,从硼化钛、银、碳、铋和氧化铝等中间层材料探讨了背接触界面行为和对器件性能的影响。通过“p型铜锌锡硫表面外延生长n型硫化镉”降低界面缺陷和“锌合金化的硫化镉缓冲层”优化能级排列的方式,均实现了器件性能的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刘教授提出了“可控互扩散”的方式对异质结进行退火的方法,同时实现异质结界面能级排列的优化和界面缺陷密度的降低,进一步提升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至12%以上。

  讨论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提问。刘芳洋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在实验中界面缺陷钝化的疑惑进行了交流,用通俗生动的语言阐释了界面行为和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鼓励广大师生多思考,善于发现细节和反常的实验现象,学会创新。

  本次学者论坛由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材料与能源学院承办。

 

  相关链接:

  刘芳洋,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担任第六次国家技术预测能源领域专家,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副主编和Frontiers in Chemistry客座编辑。于2006年和2011年分别本科和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导师为原中南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刘业翔院士),毕业同年留校,先后任讲师、  副教授和教授,期间于2013-2017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太阳能之父”Martin Green教授)。主要从事以铜锌锡硫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冶金研究,制备出国际上首个1平方厘米规格标准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创造了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世界记录。现已在Nature Energy、Science Bulletin和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SCI论文80余篇,SCI他引4000余次,获授权专利10余项。



编辑:何易虹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