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报》千期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和校报的故事】感谢你温暖的陪伴
文:粟绎丹 图:粟绎丹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4-12-08 5557

  【感言】“校媒”,“大运”,这两个词于我有着特殊的分量。参加2011年深圳大运会报到时,我与全国一百家校媒代表见面,递出的记者名片上有让我最为骄傲的Logo——《电子科大报》。

  【简介】粟绎丹

  外国语学院2009级本科生,2009年加入学生记者团,现就读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文化传媒学院艺术管理专业。

  在第十五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总部发出了一项倡议,通过分享统一格式的微信“状态”,以“召回令”的形式邀请现已毕业的校媒人回“家”。

  “三年前的我是大学生注册记者在深圳采访大运,现在我在澎湃新闻,正在写稿中。我已收到总部指令,并将继续传播下去,完毕。”

  “两年前我在《地平线》《新一代》,现在的我在北京,正在《中国青年报》实习。现已收到总部指令,并将传播下去,完毕。”

  一觉醒来,我的“朋友圈”被这种“回家”的“状态”刷屏了:每条状态里都有两张今昔对比照。点开微信右上角的“发现”按钮,看到依然在持续攀升的红色数字,惊觉我被许多条“回家”的状态“@”了。

  于是,我也在“朋友圈”写下这样的“回家”状态:“四年前我在成电记者团与校媒结缘,现在的我在墨尔本大学念硕士。我在期末论文的挣扎中收到总部的召回令,那些青春热血的记忆瞬间将我治愈。”

  对我而言,这个“家”就是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这个“家”的载体就是《电子科大报》。它见证过我的成长,记录过我对传媒的情怀,是我本科岁月美好而温暖的陪伴。

(一)结缘

  一封手写自荐信、一轮笔试加面试,开启了我在校报的四年学生记者生涯。在沙河老宿舍楼下,我和记者团的师姐相约。当时刚上大一,还没有电脑,我带着手写的2000字文稿交给师姐修改。

  从段落的分层到内容的筛选,从用词的斟酌到每一个标点符号的校对,经过一晚上的讨论,以及此后的反复修改,我的那篇记录大学生走进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报道,成为了我在校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第一次看见自己以“学生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校报上,那份自豪感至今犹在。

  这篇文章发表之时,我还处于“试用期”,校报编辑部的老师们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之后,我每周会给自己制定采写计划,每写好一篇,都会投稿给“成电新闻”网,有些稿件很快出现在第二天的网站首页。在此过程中,我的新闻嗅觉也越来越敏锐,记者思维也得到提升,并如愿通过“试用期”的考察,成为一名正式的学生记者。

  领到记者证的那天,我格外兴奋。这意味着采访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同时也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在记者团前辈们的带领下,我开始采写“人物访谈”和“专题报道”,触及的范围更广、视角更全面,通过文章展现出的对象也更加立体、更有深度。

  作为记者团“新人”,我自知经验不足,但有幸得到优秀的记者团师兄师姐们指点,让我在渐趋成熟的写作道路上少走了弯路。一年后,当我有能力在采访中独当一面时,我多么感谢记者团的指导老师们,以及与我并肩奋斗的小伙伴们,还有那个曾经勤奋写稿的自己!

(二)成长

  大一快要结束之时,我收到记者团前辈的短信,鼓励新加入的学生记者们报名参加“2011深圳大运会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活动。经过了历时一年的五轮选拔,我最终有幸成为100名注册大学生记者之一,参与在深圳举办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报道。

  这一年,八月的深圳为我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扇窗,在世界年轻人的大聚会中,我不再是一个看客。那12天的报道,工作强度堪比专业体育记者:每天上午“国际青年体育记者培训营”的课程安排,每天的微博、稿件任务量,让早起晚睡成了家常便饭,最辛苦的一天只能睡3个小时,第二天又得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难怪说校媒人都是“铁打的小强”。

  在朝夕相处、并肩作战的过程中,一百多个校媒人培养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最后那个离别的夜晚,混合着一种竭斯底里的开怀和难以掩饰的感伤。一百多个人抱在一起痛哭、一起合唱《再见》。这是怎样的情真意切啊!

  不知不觉,有一天校报上被采访的主角竟然变成了我自己,而我也成为了记者团新人们眼里的“前辈”。回望来时的路,成长的足迹清晰可见,纵使时光流逝,这些与校报有关的记忆,依旧是未来前行路上最珍贵的能量来源。

  常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想对校报的告白,也就是那句话:感谢有你一路陪伴。如今,校报马上就要迎来第1000期了,远在墨尔本求学的我,希望通过这些文字,为她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亲爱的校报,生日快乐!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