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报》千期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和校报的故事】只为尔君守冬秋
文:张树峰 图:张树峰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4-12-08 5947

  【感言】校报这个载体,承载的不只是老师、同学们尽心采写的文章,也承载着一所大学和一个团体的光荣和梦想。

  【简介】张树峰

  机电学院2008级本科生,2008年加入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2012年保送我校航空航天学院读研。

  我不是一个喜欢将回忆写下来的人,也不敢停下脚步怀念那些年的“光辉”岁月。但是临近毕业,又遇校报出版第1000期,触景感怀,也就不得不说一些我与校报、与记者团家人的故事。

  2008年军训结束后,我顺利进入了记者团,光荣地成了一名“见习记者”。在第一次记者团例会上,我见到了一群现在回想起来会莞尔一笑的人。当时我们这些“菜鸟”,还处于时不时受“惊吓”的阶段,瑟缩在角落里羡慕地看着一个个学长学姐亲切地像一家人那样互相问候闲聊,直到“果叔”潇洒出场。

  “果叔”是时任记者团团长,其实并不比我们大多少,但少年老成的样子,让我们不约而同地叫他“果叔”。经过他的一番潇洒异常的鼓动,我心潮澎湃地加入到了一位颇有才女气质的学姐手下。

  一个月的“见习期”很快到期了,我“深思熟虑”后发了一首诗给我的“才女领导”:“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在应进士科举前呈给主考官张籍的行卷诗。

  此诗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且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官张籍,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仕途大场前的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我当时的心情正是这样。现在来看,我竟然可以这么高雅地询问能不能成为记者团正式团员,实在难以想象。

  加入学生记者团为我开启了一扇认识成电文化的窗口。以“学生记者”的身份,我有很多采访的机会,接触了许多优秀的学长、年轻的教师。这些优秀的成电人,不断给我影响和启迪,让我见证了成电人最核心的价值观:“拒绝平庸,追求卓越。”

  我把从这些人身上学来的优良品质,运用到了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了现在看来值得一提的“成绩”,而在这个过程中的勤奋和努力,都源于这种榜样的力量。我一直感慨,我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在一进入大学就碰到了校报。

  后来,我在学院同学的帮助下,创建了自己学院的报纸和新闻中心。可以说我是一个在“学生记者团”之外“留学”的人,我一直在把校报的优秀传统,以及在校报里学到的技能传递给了学院的新闻中心。

  在记者团时间久了,我也成了记者团的“家里人”。很多时候,我都会忽略他们的名字,而以“代号”称呼他们,比如帅气的“果叔”、牛掰的“迟总”,还有跟我们同一期进入记者团的“芬哥”、“凤姐”等等。我在这里不敢提太多人的名字,是怕他们看到这篇文章后会“受宠若惊”。指导老师们都是一群有着超年轻心态的“哥哥”“姐姐”,他们总是与我们打拼在一起、奋斗在一起。我们没有等级观念,也没有辈分差别,例会上传出来的都是爽朗开心的笑声。

  我特别喜欢记者团“前辈们”的一句话:“生是记者团的人,死是记者团的死人”。这虽是一种玩笑,但也是校报记者团这个“大家庭”的一种写照:我们是一家人,陪伴我大学四年的家人。我们共同拥有一段一起奋斗的日子、一起玩乐的日子,我们一起参加社会实践、相约采访座谈,我们有难忘的“素质拓展”,也曾被老师们批得惨不忍睹。那些日子,值得我们一辈子珍藏。

  我有幸连续参加了记者团的三届新生面试,每一次都兴致高昂,这既是一种对我当初参加面试时的彼情彼景的怀念,也有一种内心深处想要传承、延续某种东西的不舍。

  绵绵的回忆是说不完。就让我用当年所写的一首诗来结尾吧:“烟雨楼台惹情仇,一河隔见此心偷。遍识月下花香袖,只为尔君守冬秋。”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