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课程思政】外国经典文学著作选读:用外国文学关照中国现实,为学生推开“真善美”的大门
文:何乔 学生记者团 赵海玲 张娅玛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2-04-24 54884

前阵子,数学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梅雨晨在自己的QQ空间发了这样一条说说:“即使一天满课,晚上去上自己喜欢的课时,也是笑着跑去的;即使满身疲倦,也会神采飞扬……”“这三节晚课可以治愈一切,每次上完课就又被点燃了!”

不禁有人会好奇,这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让学生如此期待与喜爱?

答案就是:外国语学院邹涛教授及其课程组开设的核心通识课“外国经典文学著作选读”。从2014年开课以来,该课程先后入选了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一流混合式课程,电子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核心通识示范课等,成为了一门学生心目中名副其实的“金课”。

1.jpg

翻转课堂,引导学生动脑动情

面对我们的采访要求,邹涛微笑着说:“我上课的具体内容和活动模式不断更新,没有一次是重复的。如果想了解当下的模样,最好直接来课堂体验一次。”

3月22日,星期二。晚上7点半,我们来到了品学楼C310。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前来上课的学生。这节课,邹涛要给学生们分享美国当代作家斯蒂芬•多宾斯(Stephen Dobyns)的短篇小说《堪萨斯》。该文本讲述主人公因自己在一件突发事件中无作为而抱憾终身的故事。邹涛认为,小说在主题和形式上正好有益于引导学生反思国内众多的无作为事件。她希望通过对这个文本的解读,引导学生“求善”。

“你知道哪些‘扶不起’等道德危机相关事件?你是否经历过相关情景?”

一上课,邹涛便向同学们抛出这样两个问题。

经过短暂思考后,学生开始踊跃发言:地铁站遇到有人借车费、借路费,路上碰到有人乞讨、卖艺……在每个人分享后,邹涛总是微微点头说,“嗯,不错”“这个案例很好,之前我都没有关注到”。

2.jpg

课堂气氛热烈起来,邹涛开始带着同学们复习小说情节。她让大家通过接龙的方式把小说讲述出来,检验学生课前自学的情况。该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一个19岁的男孩在搭乘一个农民的顺风车去暑期学校的过程中,发现该农民正带着手枪驱车追赶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男孩怕惹祸上身,搭车途中一直不敢和农夫进行过多交流,所幸他到达目的地下车时农夫还未追上那辆车。下车之时农夫警告男孩不要报告警察,男孩答应了他并遵守了承诺。农夫事件到底结局如何?这成了压在男孩心上的一个永恒谜团,导致他临终之前,眼前出现该事件的四种可能幻象。临终场景以及这四种幻象组成了该故事的后半部分内容。

紧接着就是答疑解惑和头脑风暴:“你在读小说的过程中,有何困惑?(直观体验)”“在读教材或者看教学视频时,有何问题或不同见解?(思考对话)” “老人临终之前,眼前出现该事件的四种可能幻象为什么是这样的排序?是否还有作者没有写出来的其他可能性?”邹涛希望学生对于老师甚至作者的观点不要盲从盲信,要有批判思维能力。

3.png

在共情与分享环节,邹涛又引导学生分享了自己遗憾的往事。

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讨论,学生开始意识到无作为事件可能影响人的一辈子,为了避免主人公的悲剧,自己要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

于是课程也进入了高潮:“如果搭车的人是现在的你,你最可能做出何种反应?”同时,她引入了现实案例:2012年“赵涛事件”,2014年“梁娅事件”……然后引导同学们讨论遇到危机情况可以采用的实际举措。

这时候,课程内容已经从小说自然地延伸到现实。邹涛给同学们播放了出租车司机劝说自杀乘客的视频、急救视频,同时普及了民法中的相关法律条文。医学院2021级彭昊瑀同学又站起来补充了关于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知识和学校放置AED的场所。

10点10分,一堂课结束。课程节奏紧凑,参与者的情绪也随之跌宕起伏。2个多小时的课程,中间只有5分钟的休息,但同学们一点都没有倦容,更多的是感觉意犹未尽。

而这堂课,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有同学说,在上这个课之前,遇到危机事件可能会傻傻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只会报警,或者只是心灵上的厌恶、口头上的批评,而现在可能会做更多了,懂得了该怎样为自己取证,保护自己,在获得了这份安全感之后,就可以采取帮助他人的措施了。

精心设计,用儒家思想培根铸魂

在很多人看来,外国文学与现实生活距离很遥远。而邹涛认为,文学的魅力恰恰在于它为我们有限的人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品鉴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获得指引,不断丰富人生。

在课程开设之初,她便决定要把外国文学和当下现实相连接,于是她采用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根据国情需要和学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去选取文学文本展开相关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想象作品人物以及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为何会做出相关的反应和选择,并带着当下的问题思考这些选择对社会、对自己有何启示,从而在相互激发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怀格局,成为“美好的人”。

结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经典思想,邹涛精心选择了相应的文学文本。小说《竹林中》《堪萨斯》和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求真”“向善”“求美”;小说《项链》《简爱》和经典悲剧《哈姆雷特》,引导学生探讨家庭、梦想、爱情,以及家与国的关系,让学生在独立与互立、自由与自律中寻求平衡;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朗读者》则是把视野放到了国家层面,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在“中国梦”的实现中成就个人理想;小说《老人与海》则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思西方式个人主义的危机,倡导“兼济天下”的中国伦理。

7e140e17895b62da13ffc4a08e01a869.png

bab46886ad8565bcaf6a946c518d536c.png

除了环环相扣的课程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邹涛也做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如果不让学生参与思想的论证过程,最美好的思想也难以内化为说服力、行动力。”因此她选择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课前,让学生通过教材和慕课对课程先进行学习,然后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过程中动脑动情,真正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力。

在邹涛的课堂上,气氛总是很活跃。而这一点对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1级学生田曾玉触动很大。“我太喜欢这门课的课堂氛围了,大家都很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也能够通过其他同学的发言,发现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这让我感觉非常有收获。”

谈到师生互动的秘诀,邹涛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设置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共鸣,同时要尊重每位发言的同学。“要在学生发言后给予他/她言语、眼神甚至表情上的鼓励,让他/她感觉到今天自己又闪亮了一下”。此外,她还有一些秘密武器来加大参与度,比如把课堂发言作为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次课后及时统计发言次数,下次课针对发言少的同学抽问……

当然,翻转课堂也不仅仅是讨论。在课程中,邹涛会给同学们布置话剧表演、辩论、课程报告等任务,同时课后还会给大家布置各种有趣的作业:请以国内外某一次真实的见义勇为或者见义不为事件为基础,模拟《竹林中》或者《堪萨斯》的开放式写法,写一个短篇故事。请围绕校园内外5公里范围内的某个场景、某处风景或身边的人、物,写一首诗,尽量顾及诗歌三美。

“要拿到这门课的学分不是这么容易的,” 邹涛笑着说。

迭代传承,让课程成为“示范田”“孵化园”

尽管课程要求多,但仍然很受学生欢迎。

从2014年开课以来,邹涛带领课程组10位老师每年开设两次课程,每次6-10个班,最多的时候开到了20多个班。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学生欧雨虹说,上这门课,感觉“花时间,但是很值”,“老师选的小说都是我喜欢的,而且能感受到老师在这门课上付出了很多心血,备课很充分”。

还有学生对这门课的评价是:“很有哲学思辨味道的一门课,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人和事的重新解读,引发读者对现实的思考,使思维更加理性、深刻、客观。”“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但视角独特,给我们很多不一样的启发。”“课程让我们直视现实、审视内心,通过对心灵的拷问获得了思想上的成长。”

6.jpg

教无止境,精益求精。邹涛和课程组老师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能不断改进课程,把课上得更好的同时影响更多的人。一方面,她精心选择文本,同时根据社会需求拓展新的文本;另一方面,她也精心选择现实案例,让案例更贴近学生,引发学生共鸣。

为了扩大课程的辐射范围,2016年,邹涛将课程录制成慕课,以“外国文学经典选读与现实关照”为课程名,放到了中国大学MOOC和学习强国平台上,截至目前学习人数已超过28万人。2019年,她又编写了课程教材《外国文学经典选读》,2020年和课程组老师一起编著了《外国文学翻转课堂活动设计》,在方便学生阅读的同时也给其他老师提供参考借鉴。

“上好一门课,老师要花很多心思,学生也要认真对待,这样才会有收获。” 邹涛坦言。除了认真备课,每次同学们的作业,她也认真阅读,并且整理好带到课堂上去分享。“要让学生有获得感、成就感。”

而她对待课程的这种认真,也影响了课程组的其他老师。这学期,学院“90后”新老师李亚飞主动请缨加入课程组。为了上好这门课,他先从学生做起,邹涛老师的课一次不落地去听。他说,希望自己能通过学习邹老师的经验,把课上好,真正发挥课程启智润心的作用,同时为学校人文氛围的提升做出一点贡献。

作为课程组负责人,邹涛对于课程也还有期待。她希望课程组的老师们能够能够再精心选出几个新的文本,扩大课程的“资源库”,同时不断更新现实案例,选用当下最新的案例来做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多视角看待问题;她也希望发挥课程的“孵化”作用,影响学院乃至学校更多的老师朝教改的方向走,成就更多的“金课”,共同助力学校“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编辑:何乔  / 审核:何乔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