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视点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研究生精品课程】《语言学通论》:用生动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文:学生记者团 杨佳 代佳玮 王晓刚 苟灵 图:课程组 来源:新闻中心 学生记者团 时间:2020-12-25 3957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标杆示范作用,促进研究生课程质量进一步提升,研究生院自2018年启动了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公共基础课和各一级学科(类别)专业课为重点,充分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至2020年,经学院推荐、学校专家评审、研教指委审议通过,学校已立项了三批“精品课程”。新闻中心特开设【研究生精品课程】栏目,分享这些“精品课程”基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从课程目标与定位、课程内容、教学和考核方式、课程特色和成效等方面总结梳理其经验心得,与师生读者共享。本期介绍外国语学院楚军教授在《语言学通论》课程中的教改探索。


  研究莫言作品的叙事特征,揭示西方媒体新闻标题的指称语应用和隐喻式表达,分析新闻报道英语与社论英语的功能语篇,纵论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如果知道“语言学”可以这样“玩”,还会觉得它艰涩枯燥并感叹“比过英语专八还难”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是深入了解文化的纽带桥梁。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语言本身的规律,“语言学”应运而生。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大背景下,掌握中外语言对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尤为重要。

楚军.jpg 

  然而,学习“语言学”并不像学说话那样容易,教好“语言学”更难。《语言学通论》就是这样一门“难上加难”的课程,常令许多学生感叹:“语言学难,难于上青天!”症结在于:太抽象!但外国语学院楚军教授多年来努力探索,让本来很难的“语言学”课程变得生动活泼。

激发兴趣:学语言也可以如沐春风

  有一位大学生出去读书,带男朋友回家。饭后,女孩父亲带“女婿”散步,故意考察“女婿”,走到荷塘边说:“因荷而得藕。”意思是“池塘里荷花开了,就有莲藕”。“女婿”抬头望见一颗杏树,脱口而出:“有杏不需梅,”意思是“有了杏子就不需要话梅”。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需梅。”楚军在讲解“语义学”中的“同音异形异义(Homophone)”时,曾讲了这个故事,让学生听得兴味盎然。实际上,故事中的“荷”和“藕”,“杏”和“梅”都巧妙运用了“同音异形异义”,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需媒”,遂成一段佳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古今中外的语言,多有共通之处。楚军信手拈来一句英语——“A cannon took off his legs, so he laid on his arms”,故意“考”学生:“这句话怎么翻译?”

  有的学生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认为这句话中的“laid on his arms”意思是“放下双臂”。但是,楚军结合一词多义和一语双关的知识,以及上下文进行分析,告诉同学们:“这个句子,来自于描写战争的一首诗。显然,这里的‘放下双臂’并不单单是放下双臂,而是意味着‘缴械投降’。”

  在楚军的课堂上,类似的生动案例不胜枚举,让枯燥的“语言学”知识变得饶有趣味、生动活泼。

  他认为,“语言学”和“学语言”是紧密相关的,“语言学”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更好地提升语言学习和应用的效果;而通过“学语言”的生动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学”,缩短学生与理论之间的心理距离。

强调自学:广泛阅读文献是一项“基本功”

  《语言学通论》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十四章内容,第一章是概述,简介语言与语言学、语言的特性与功能以及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分支。随后各章分别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言、文化与社会,心理语言学,语用学,文体学,计算语言学,语言习得与神经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理论流派。

  每一章内容,如果穷究义理,都可以发展出博大精深的学问。因此,要在48个学时的课程中让学生掌握如此丰富且深奥的内容,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也就意味着,老师在课堂上只能做学生的“引路人”,而入门之后学生能够走多远,主要看学生的自学能力。

  楚军强调,这门课的主要目的,要使学生能对语言及语言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有一个总体性把握,以便为学生将来更具体、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提供先导。语言的基础理论是相通的,将来无论是学习任何语种、文学赏析和翻译学研究,都可以从《语言学通论》课程中受益。

  在上课时,楚军常布置一些话题让学生组织讨论,学生准备充分之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他会提前为学生准备必看的参考书目,并鼓励学生搜集了解更多的学科前沿成果和学术讲座,大量阅读,扩展自己的理论视野,并能够在综述、评述别人的学术观点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般而言,越是抽象的理论,距离人们现实中使用语言的现象越远,就越是难以理解。例如,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数理逻辑语言学等内容, 就需要学生在课下更多地查找文献,多思考、多归纳、多总结,自己学习、自己消化。因此,广泛阅读成为了上好这门课程的“基本功”。

  对学生的考核,平时考核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以前,期末考试曾尝试过开卷考试,但他很快发现,开卷考试并不能督促学生加强平时的积累,因此,就把开卷改为闭卷,但考试题目依然是开放式的主观题,促使学生在加强积累的基础上,提升思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场景.jpg 

增强使命:学语言要讲“中国故事”

  语言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蜜蜂可以通过发声、动作进行交流,小鸟也会通过唱歌来吸引异性的爱慕,但这只是一些音乐性的交流,远没有达到人类的语言所具有的复杂程度。

  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因此,理解和掌握一种语言,就等于打开了通向语言背后的文化世界的入口。引导学生系统了解人类语言的本质特性,就可以通过“文字-语言-文学-文化-文明”的路径,了解多样化的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和学科性研究方法研究中外语言,既有利于文明的传承,也有利于文明的交流。

  弘扬中华文明,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题中之意。楚军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努力学习外语、借鉴外语的语法,但在思考怎么用语言学的原理帮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方面,做的还不够多、不够好。

  在理论创新方面,我们借鉴西方国家比较多,运用西方理论体系来分析研究汉语。然而,“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种状况,并认识到,中国学者同样需要运用东方或中国独特的文化概念、思维理念,“吸收中华学术中有益的概念、特殊的智慧和方法、中华文化中的整体世界观、辩证思维方式等”,从而既体现出世界眼光,也彰显出中国特色。

  他鼓励同学们,现代外语学科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构建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无论是语言学研究,还是文学研究,或者是其他任何的一种人文社科研究,都要更多强调中国立场、中国声音、中国气派,并站在中国的立场来研究外国作品。

交叉融合:“新文科”要彰显工科特色

  开展语言学研究,需要跨界融合。这是楚军经常向学生强调的观点。“语言学”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学科,它本身就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传播学以及认知科学、计算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

  楚军认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跟电子科技大学的工科优势学科之间具有良好的交叉互补关系,工科优势的强大支撑,尤其为学校的外国语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可能。

  他说,从乔姆斯基开始,语言学变得更像是科学,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学科。新文科就是要在人文科学当中打通文学、史学、哲学,同时打通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理学、工学的界限。外国语学院特别强调学生的数理基础,就是希望同学们依托强势的理工科背景,让语言学在与生命科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脑科学的融合发展中绽放异彩。

  语言学还可以和计算机科学跨界融合,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着力建设人工智能翻译等学科方向,或研究语言与大数据、语言与语料库等新兴学科方向。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把人文和科学相结合,这是成电学子未来发展和引领语言学研究的巨大舞台!

  楚军鼓励研究生学子:“学术研究并不是天生枯燥无聊的,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和钻研,才会不断发现它的魅力和精彩!”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