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本科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建设一流本科】“数字沙盘”运筹帷幄:让“应急管理”身临其境
——公共管理学院“智慧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的教改探索
文:王晓刚 图:课程组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0-09-16 4301

  假设成都市某栋大楼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附近有哪些应急资源储备、有哪些紧急避难场所、如何选择最优和次优的疏散路线、怎样调度管理才能营救被困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何做到运筹帷幄、科学处置,这是“应急管理”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现代城市管理在教学中面临的难题。

  要让学生奔赴“应急管理”一线亲身涉险显然不太现实,而过去的许多“应急管理”实验模拟都太过简化,与现实的复杂情况相去甚远,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实战水平。针对这种情况,公共管理学院搭建了“智慧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让学生有了担任“现场指挥官”的机会和更加贴近实战的独特体验。

图片1.png 

基于真实地图:“虚拟仿真”并非“虚拟”

  打开“智慧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界面,点击“我要做实验”,一张基于成都市真实地理信息数据(GIS)的电子地图映入眼帘。这个“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形式上是“虚拟”的,但内容很“真实”,街道、建筑等如临其境。

  该实验项目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文件的内容和要求,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城市突发公共事件,以成都真实地图为载体进行虚拟仿真模拟。

图片2.png 

  学生选定一种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类型后,即可进入“电子沙盘”演练情景,以“现场指挥官”的视角,体验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流程和结果,将所学的东西实实在在地用到社会风险应对当中,有效促进学生的“实战”能力,并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系统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标记识别周边建筑的属性,了解酒店、医院、实验室等建筑及最可能发生的公共事件类型,掌握和选用医护、消防、治安等应急资源,还可以查看避险场地的具体位置、选择最佳的救援路径和紧急疏散路线。

  救援开始,学生要一边解救受困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一边要消灭灾情,挽救财产损失。在此过程中,救援所用的应急资源都是根据现实数据设定的“约束条件”,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努力取得最佳的处置效果,这无疑是一大考验。试验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实验报告,为学生的每个操作环节进行打分,得失一目了然。

图片3.png 

  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学生张睿在2019年做过这个实验,对“现场指挥官”视角印象很深。她说:“这个实验让我身临其境,对突发公共事件场景类型和烈度识别、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与应急预案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与处置有了新的认知和体验。”

支撑教学改革:在线平台全院共享

  在灾害面前,人是渺小的。近年来,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频率逐年提高,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在现代大都市,人们生活在高度聚集的城市中,每天都有面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如传染病风险、内涝风险、火灾风险以及上下班高峰期人流的踩踏风险等。那么,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呢?

  当普通民众面临突如其来的灾害时,第一反应是及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有效降低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而对于政府管理者来说,更重要的则是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响应机制,及时、妥善、有效地进行风险应急和处置。

  实际上,在该仿真实验平台建设之前,如何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就一直是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做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瓶颈问题在于,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所涉类型较多、范围较广且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仅仅通过课堂讲授“危机管理”和“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无法准确有效地帮助学生切身感受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具体实践。

  同时,突发公共事件敏感性和危险性的特点,也限制了学生通过传统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切实掌握基于“危机管理”和“应急管理”的规范流程和应对之道。这很不利于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因此使学生难以成长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图片4.png 

  如今,“智慧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有效地破解了这个长期困扰人才培养的难题,为学院的《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等与城市管理相关的诸多课程提供了实验教学支撑。

  “基于真实数据的虚拟仿真实验,把城市应急管理从‘纸上谈兵’变成了‘运筹帷幄’!”主讲《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课程的刘龙博士表示:“这个实验项目在课程中只占8个课时,但对学生深刻理解现代城市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教紧密融合:学科交叉彰显“新文科”特色

  “智慧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搭建,不仅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而且为学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以前做量化研究、实证研究,可能需要做抽样调查或者问卷调查等工作,现在,以平台的大数据为基础,老师们做科研项目更加便利。

  在建设平台的过程中,学院还努力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兄弟单位携手合作,不断丰富大数据资源,并通过该平台共享,避免了老师单打独斗无法获取数据的尴尬局面,因此,极大地调动了老师们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由于该平台的开放性,老师们做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搜集到的新数据,还可以继续导入平台数据库,不断积累和丰富平台的数据资源,从而把科研工作和平台的动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平台的不断完善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更重要的是,老师们在做科研的过程中,带领和指导本科生、研究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完善数据,让学生在深度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好的培养和锻炼,从而通过科学研究工作激活了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了科研和教学的积极互动,可谓一举两得。

  现在,在学院和各位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该平台的数据量逐渐增加,数据密度越来越大。城市规划数据、交通布局数据、人口分布数据、经济地理数据等多维度数据的不断导入和完善,正在不断地为平台“赋能”,使其能对科研和教学提供更强的支撑。

  把电子信息技术和公共管理相结合,是公共管理学院建设“新文科”的大胆尝试。据介绍,学院早在十几年前,就努力把学校的电子信息技术优势转化为公共管理学科“入主流、强特色”的原动力。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大、智、移、云等电子信息技术为文科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和新可能,也为智慧城市建设和现代公共管理奠定了基础。”杨菁指出,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背景和特色,为学院发展“新文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目前,学院在“电子信息+公共管理”方面已经有了良好的积累,学院的“新文科”探索也逐步得到了学界的认可。杨菁表示:“学院将继续依托学校的电子信息学科优势,深入探索‘新文科’建设模式,努力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