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5位新晋“主播”让这门网课的720名学生“身临其境”
文:罗莎 图:课程组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0-03-05 4670

  编者按:“天涯比邻若同窗,师生携手共学堂”。2月24日开始,成电全体本科学子与老师相聚“云端”,开启在线课堂。上了一周网课,老师们变身“主播”的感受如何?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心里话?带着这些问题,新闻中心连线了《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课程组,听听他们第一周在线上课的那些事儿。

  “挺新鲜的,也有点累,才发现当好‘主播’也不易,要讲的话非常多。”“在线教学老师对着屏幕自言自语,感觉和传统课堂不一样,再练两次应该就习惯了。”“正式上课前,关键是要把设备和网络调试好。”……

姜书艳.jpg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更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大会堂听报告’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演示不同的事例、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的启发、提供不同的方法、做出不同的要求等,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效。”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姜书艳如是说。

  上周的网课一结束,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课程组的老师们,就在线交流分享了各自上网课的心得,课程组负责人姜书艳笑称:“窗口开得多、信息量大,有点应接不暇”。

“身临其境”的线上课堂

  《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课程组共有25位教师授课,本学期线上教学要面对全校720名同学开展,每位老师都要独立承担一个30人左右的小班研讨教学课堂。

  开课前,课程组老师们多次通过网络音视频讨论,最终决定采用翻转课堂为主、其它平台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可先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或SPOC上观看教学录像,根据录像回答提出的各种问题,也可根据不同任课教师选用的不同平台,先对教材进行深入阅读、提前预习好老师课前发布的PPT课件等学习方式。正式上课时,老师把课堂重心放在回答同学们自学后的学习疑问、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堂测试上来。

  2月初,课程组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统一进行线上教学的要求,推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除参加学校有组织的在线教学技术指导外,还鼓励、引导教师去熟悉并引入优秀的在线教学资源,让一部分“技术高手”帮助另一部分“技术小白”,扬长补短,共克时艰;还在50岁以上教师占比36%的组内,开展了多轮细致的测试与练习,让正式上课那天,大家能够“有备而来”。

 

微信图片_20200305115106.jpg微信图片_20200305115114.jpg

  “虽然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上课时还是有点小紧张。尤其刚开始签到时网络有点卡顿,看到有同学登陆不了就着急,不过很快网络正常了,真正讲课的时候就放松了。”姜书艳坦言自己第一次上网课的紧张与担心。讲解“数制转换”知识点时,她的课堂互动被学生们点评为“不想这么快下课”“感觉很有收获”,看到学生们线上讨论积极,对知识掌握得不错,姜书艳才放下忐忑的心,表示“还是有点小兴奋”。

  《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课程一定有演算推理的过程,隔着屏幕教学,如何让学生真正学懂?学生提问时,如何让线上课堂也像线下课堂一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杨德才.jpg

  航空航天学院讲师杨德才总结的方法是“眼耳口”感官集体调动。通过windows的白板功能,在surface平板上完成书写、擦除,由教材电子版pdf文件批注讲解,再经过屏幕分享方式,让学生跟随老师在屏幕上的一写一画,尽量贴近线下教学的真实情景。这样一来,学生眼睛可以看见老师的书写内容,耳朵可以听到老师的清晰解说,还能在互动环节在线回答问题,一堂课下来,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效果不错。

“热烈互动”的隔屏相望

  除了精心营造与线下课堂相似的课堂体验,课程组老师们还提前设计了多种教学交流方式,让隔屏相望的师生,也能热烈在线互动起来。

卢有亮.jpg

  “我们提前准备了如练习、测试、SPOC课程等方式多样的预案,老师们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场景和要求灵活进行教学互动。”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卢有亮在QQ群发起讨论,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反馈结果很好。

金燕华.jpg

  航空航天学院高级工程师金燕华在备课的时候就提前设计了互动时间与互动内容,力求做到在线直播时有条不紊。互动中直接采用腾讯文档的形式,同学们可以在线编辑,既可以作为课堂练习,也可以作为签到,同学还可以随时在QQ群里提问,效果挺好。

周鹰.jpg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周鹰的方式主要是讨论,“让同学们分组准备,提前将要在线讲解的PPT发给我,根据课程设计的需求,按提纲讨论。由于我事先了解了大家的PPT内容,因此能够做到心中有数,预估他们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整节课都在有准备的引导下进行,学生反映良好。”

廖红舒2.jpg

  “我的第一次课是对课程的整体介绍,所以以老师讲解为主,中间安排了几个小问题和学生互动,主要是调动学生思考。”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廖红舒表示。

迎接线上教学的挑战

  与以往的线下教学相比,要上好网课,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课程组老师们一致认为在确保网络通畅的情况下,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熟悉掌握、灵活运用很重要,除此之外,他们也纷纷聊起了自己的想法。

  姜书艳认为,现今众多网络平台蓬勃兴起,教师需要选择适合课程的平台开展教学,而要在全国学生都在线上课的情况下,还需要练就网络拥塞时采取应对措施的本领,于是,由她牵头的一份6500字的《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课程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授课预案》,早于开课前一周就详尽备下。

张刚2.jpg

  因为数电课是SPOC内容与在线直播相结合进行,自动化工程学院实验师张刚对课堂进行了特别设计,从学生签到、准备、登录SPOC系统、例题重做、在线讲PPT及课后习题等,都给出了详尽的步骤及解决措施,让线上教学也能做到“按图索骥”,确保顺利。

  在廖红舒看来,老师需要做好自我修炼,不仅要练好适合线上教学方法的“内功”,还要熟悉现在00后的话语体系,才能更懂学生,把课讲得有吸引力。

付在明.jpg

  付在明小结第一周授课后认为,相比线下教学,最大的挑战是课堂练习和演算示例的开展比较困难。他建议采用“二八法则”,上课时间留出80%的时间给学生先看MOOC视频,20%的时间来进行答疑和讨论。

  “最大的挑战,还是对授课过程的设计。”金燕华表示,提前明确本节课内容中需要学生用SPOC学习的知识点,需要仔细讲解的难点、突出的重点,具体内容如何通过问题引入和展开,如何从中穿插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提前进行设计,需要把可能存在的情况尽量梳理清楚。”

反馈与建议:来自网线两端的声音

  网线一端,是同学们给予课堂和授课老师的热情反馈:

张益恺2.jpg

  “今天的课程感觉十分高效,除了最初时慕课堂稍有卡顿,后面的测试和讲解都很顺利。小测试和讨论很好地起到了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也提升了参与度,感觉整堂课收获满满。” 来自山东的大二学生张益恺说。

岳子豪.jpg

  来自河南的大二学生岳子豪认为数电课上高密度的讨论和随堂测试的课堂形式非常高效。“一方面督促我们提前预习,另一方面让我们在课上保持精力集中,虽然不能见到老师,但我们时刻感受到课堂的紧张,一点不敢放松!”

学生 张弛.jpg

  来自浙江的大二学生张弛希望讲解习题时可以看到老师在屏幕上的展示,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二学生罗文轩建议讲课与做题交叉进行,大二学子赵湘则希望老师下次采用慕课+PPT方式讲解重点知识点……

  宅家学习,同学们怎样才能做到高效率呢?网线另一端,是课程组老师们的热心支招。

  姜书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自学和预习。课堂上以解决问题为主,老师线上补充讲解的知识点很重要,多与老师互动,有不懂的问题及时提出来,有效利用班级群,鼓励同学间开展“朋辈学习”、“朋辈辅导”。

  杨德才:既要学会利用搜索工具,又要注意甄别网络资源优劣。网络上的资源浩如烟海,要学会选择所需要的内容,带着目的去学习,才会提高效率。

  廖红舒:“课上一分钟,课后三小时”, 要学会利用平台的工具,在直播课程中与老师有效沟通互动,提出问题,当堂就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惑。

  周鹰:每日总结。在家学习要更善于将每次课的内容做整理,课后及时复习笔记、回顾知识点、整理错题、写下解题思路等,慢慢就会发现,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收获都是一样的……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