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报》千期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校报千期】十年校报情缘
文:徐守仁 图:徐守仁 来源:出版社 时间:2014-12-08 6235

  2001年8月,由于工作岗位调整,我从校长办公室来到党委宣传部工作,从此于电子科大报结下了十年情缘,至到2010年9月。虽然离开校报四年,但和校报同仁工作在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是那么令人难以忘怀,同时为校报十年发展取得进步和成绩也备感欣慰。

  初到宣传部时,我主要是协助部长做好校报工作。当时校报只有柳姿和刘波两位编辑,四开四版的半月报,手工画版,排版还要到四川工人日报印刷厂,工作环境也非常简陋。

  学校主要领导认为校报半月出一次,周期太长,新闻都成了旧闻了,时效性和宣传效果都不够。从2002年开始,电子科大报开始改版办周报,这也是省内高校第一家周报。校报也从川大和川师进了两位毕业生,张娜和黎藜两位新闻专业和中文专业新人加盟校报,校报四个版面,每人一版,开始了正常运行,聘请了临时工陶娟专门负责排版,同时我们的编辑也开始学习用电脑排版技术。学校快速发展,电子科大报四开四版的小报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从2003年开始,电子科大报改版成对开大报,并且每周一期。直至现在,省内还没有一家校报办成周报,对于我们一所以理工为主、学科相对单一的高校来说,长期坚持办周报确属不易。

  办周报最担心的是稿源,最怕出现无米下锅的状态。每学年开始,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我和校报编辑一起校报做好年度选题和季度选题策划,每周一上午召开编务会,评讲四个版面,收集校报各种信息的反馈,布置下期校报各版的主要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数十年来,校报始终坚持主旋律,发挥思想引领和舆论导向的作用。

  文字工作是劳心耗血的事,好在校报年轻人多,有激情和拼劲,舍得吃苦,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痛并快乐着。记得,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为了让全校师生员工及时了解评估的全过程,我们把电子科大报办成一个星期的日报,从策划选题,人员组织,稿件撰写,版面设计到审稿和定版,每天加班到深夜两三点才回去。每晚都要把门卫叫起来,给开门。第二天一早,大家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

  校报在坚守舆论主阵地的同时,积极挖掘和整理校园文化和成电的历史。根据在校报发表过的文章和刊登过的图片,出版了《成电五十年》《成电五十年图片集》《成电教师风采》《成电科研团队风采》《成电校友风采》等。校报的编辑也拓宽自己的专业,从新闻记者向传记作者转变,先后采访并撰写《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中国半导体功率器件领路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星弼传略》《通信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乐民传略》《人生之路——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基业——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建设纪实》等,这些都是为成电文化建设积累了成果。

  校报也充分体现了办报育人的功能。要办周报光有四位编辑是不能完成,从2001年开始,校报就成立了学生记者团。刚成立时,才十几个同学,后来发展成了学校较大的学生社团,成员达百人以上,更可喜的是,很多记者团学生成长得非常好,不少骨干都当选为成电杰出学生,毕业后保送北大和清华的也不少。如记者团第一任团长太慧玲,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校报刊登好文和美文,有时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我在校园里遇到一位退休教师,他紧紧拉着我的手说,要感谢我。我很诧异地问为什么。他说,退休后,他有一段时间非常苦闷,有很多心结无法解开,当他在校报上读到一篇文章,如醍醐贯通,豁然开朗。我说哪一篇文章,他说是苏轼的《留侯论》,说完,他大段大段地背诵起来。校报也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效。

  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电子科大报在2010年获得了“全国高校优秀校报”称号(全国共54家),更可喜是,校报编辑随着校报的发展也成长起来,不少走上了领导岗位。在校报工作的十年,能取得一点成绩,要归功于学校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为校报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营养;二是校领导,特别是王志强书记的直接关怀和呵护,使得校报健康成长,;三是得益于历任宣传部领导重视以及校报编辑和记者团同学们的智慧和辛勤的工作。校报出色的成绩也得到了同行的肯定,成为四川省高等学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和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为全省高校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作者系电子科大出版社党总支书记,曾任电子科大报总编)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