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来校调研
文:李果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2-01-13 27369

  1月12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来校调研深化校地合作事宜,实地了解学校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情况,出席成都市-电子科大深化市校合作座谈交流会。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曹俊杰,副市长李云,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杨俊,校党委书记王亚非、校长曾勇,校党委副书记靳敏、副校长徐红兵,邓龙江院士参加活动。王亚非主持座谈会。

  施小琳一行在王亚非和曾勇陪同下,首先来到位于清水河校区五号科研楼的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听取中心主任邓龙江院士介绍中心建设发展、研究方向、技术攻关等情况,察看了中心近年来围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产出的一系列成果。随后,施小琳前往创新中心一楼展厅,察看量子科学、核心电子材料、电子器件、工程科技等成果展示,听取学校电子信息领域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情况介绍。她对学校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开展相关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希望成电的科技工作者勇担时代使命,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同时更好推动成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114093951.jpg

  座谈会上,李云梳理了成都市与电子科大在人才培育、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情况,感谢学校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支持,希望双方下一步携手助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推进重点合作项目建设,聚焦电子信息领域共建创新平台,并在人才培养、智库共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曹俊杰、成华区委书记赵春淦、温江区委书记王乾和金牛区委书记周德强分别介绍了所在区域与学校开展合作的进展和下一步考虑,表示要扎实推动双方已有合作落地见效,并结合各自发展战略,共同开辟新的合作空间。

  曾勇从学校历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平台、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梳理了学校在人才贡献、创新与产业贡献、国际化贡献、区域贡献等方面服务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回顾了与高新区、成华区、温江区和金牛区开展深度合作的成果。他表示,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近年来为成都市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大量成电校友活跃在成都产业发展一线,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跻身万亿级作出了重要贡献,成电还努力做好区域国际化的纽带桥梁,担当区域文化社会发展的促进者,校地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曾勇还围绕校地双方加快共建天府绛溪实验室、共建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共建永宁校区,共建特色型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工业软件研发平台,共建产业科技园和教育培训基地等提出了建议。

  王亚非代表学校感谢成都市长期以来对电子科大事业发展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他表示,电子科大自建校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一直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过65年建设发展,已经在电子信息和军事电子领域形成了综合优势和鲜明特色,为国家经济社会进步和民族电子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电子科大诞生在成都、扎根在成都,见证了成都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服务成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都也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校地双方相得益彰,结下了深情厚谊。学校深知,只有在成都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成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之路才能行稳致远。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换道超车”与国家若干重大区域战略交汇叠加带来的历史机遇,校地双方要坚持创新引领,共同抢占电子信息领域技术制高点,共同建好高能级国家创新平台,共同打造创新产业链,实现大学、企业、政府深度合作、强强联合,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座谈会上,施小琳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电子科技大学长期以来对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她说,一直以来,学校充分依托自身智力、科技和人才优势,与成都在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了深层次、全方位合作,为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成都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加快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推进校地深入合作潜力巨大、空间广阔。希望双方持续巩固良好合作基础,不断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突出优势互补、深化交流协作,走出一条更加宽广的校地合作新路,推动城市发展,造福市民群众。施小琳说,站位新阶段,希望联手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加快突破一批重大科技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进一步增强创新策源功能。希望联手推动产业能级提升,聚焦电子信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更好集聚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和领军人才,共同推动成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希望联手推动全国创新人才高地建设,联合培养学科带头人、优秀创新团队,合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打通政府与高校院所的人才流动渠道,鼓励引导更多毕业生留蓉发展、更多教职工在蓉创业、更多创新成果在蓉转化,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希望联手推动城市现代治理水平提升,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城市核心功能支撑共促互进,构建完善超大城市疫情防控、交通出行、应急管理、生态环保等应用场景,共同推动成都实现敏捷治理、科学治理。

  成都市委组织部、政研室、财经办,市发改局、经信局、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规划与自然资源局、新经济委主要负责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上述活动。


编辑:李果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