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医学院李强、石丘玲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JCO发表重要科研成果
文:医学院 图:医学院 来源:医学院 时间:2022-01-11 15289

  1月8日,由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中心李强教授、石丘玲教授团队主持,联合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内外同行开展的“基于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 PRO)的肺癌患者术后主动症状管理模式”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CN-PRO-Lung 2研究)成果,在全球顶尖肿瘤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简称为JCO,IF=44.5)上发表。

1.png

  该研究历时5年,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设计。干预组(基于PRO管理组)患者住院期间每日、出院后每周两次接受电子化PRO监测-预警系统管理,直至出院后第4周或术后抗肿瘤治疗开始。研究采用MD安德森症状量表-肺癌子表(MDASI-LC)作为PRO工具,设定疼痛、咳嗽、气短、乏力和睡眠不安5个预警症状,预警阈值均为4。若预设5个症状中的一个超过预警值,系统将实时生成警报并发送给医生,然后由医生对警报进行处理。对照组(常规模式管理组)患者仅接受上述PRO症状监测,而无预警和医生主动处理过程;医生需要在24小时内,通过电话、短信或微信等方式与患者联系,并对患者的症状及相关问题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症状处理方式均遵循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数据管理在国际通用的临床研究数据平台上完成,该平台于2017年引入,可实现用户分权分域管理,并对任何操作留下痕迹,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溯源性。

  该研究共纳入初诊肺癌手术患者166名,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3名。研究结果的主要结局指标为出院时的中重度症状(≥4分)数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两组比较。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出院后4周的中重度症状数量、术后症状严重程度(采用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比较)、功能受损程度、生活质量和出院后再次就诊率。其他结局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医生负担(预警处理时间)、医生接受度和患者满意度等。

  结果显示,基于PRO的主动症状监测-预警-反馈管理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使患者在出院时症状负担更轻。这一差距在出院后4周依然保持,显示院外的主动症状管理也同样可使患者获益。同时,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21.5% vs.40.6%,P=0.019)。另外,干预组共产生预警417次,医生处理每次预警花费的中位时间为3分钟(最短1分钟,最长27分钟)。96.4%的患者认为基于PRO的症状管理对其康复有帮助,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分(0-10评分)。患者认为主动症状管理非常必要(10分[0-10评分])且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该研究在全球首次验证了基于PRO的主动症状监测-预警-反馈全程管理模式可加速肺癌患者术后康复;首次在中国文化背景和医疗体系下,证明了基于PRO的主动管理模式在外科领域有效且有较好的可行性。研究形成了PRO用于肺癌术后管理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将为改变患者住院期间“被动式”管理、出院后“散养”状态等问题提供新思路,并有望填补国内基于PRO的围手术期全程管理空白。

  该成果的发表一是将促进患者报告结局(PRO)这一新型临床指标在我国恶性肿瘤临床科研及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奠定附属肿瘤医院在国内外PRO临床应用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二是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等电子信息技术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下一步,研究团队将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聚焦肿瘤等疾病患者的症状管理模式,开发更多智能化关键技术,在多种疾病和多个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简称为JCO)由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主办,创刊于1983年,主要刊登肿瘤治疗相关临床研究等文章,为全球顶级肿瘤学期刊,最新影响因子44.5分。


  论文链接https://ascopubs.org/doi/abs/10.1200/JCO.21.01344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