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赴西安交大、延安开展教学能力提升实践活动
文: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时间:2021-07-19 5088

  7月12日-13日,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我校国家级、省级教学竞赛获奖者、我校第九届教学成果奖获奖者、我校国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培育项目入选者、我校首期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学员和指导教师各类代表30余名骨干教师赴西安交通大学、延安等地开展教学能力提升实践活动。

交流活动.png

  7月12日,“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骨干教师教学交流活动”在西安交大举行,两校近50名骨干教师参加此次学习交流。西安交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健对我校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希望通过两校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增进双方友谊,促进两校教师教学高质量发展。我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徐洁对西安交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感谢,希望借助此次活动的开展,能切实加强两校优秀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碰撞教学学术火花。

欢迎致辞.jpg

  随后,西安交大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小力教授、冯博琴教授和我校全国青教赛获奖者王博副教授分别做主题讲座。王小力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题,从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时代特征、课程思政建设引领、西安交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及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教育质量提升等多方面内容出发,分享和总结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和方法。他强调,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不能生搬硬套,教师首先是要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挖掘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冯博琴以“教学成果奖的凝练”为题,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成果奖申报及评审经验,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主要关注点、教学成果凝练的六大难点及如何展示教学成果亮点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同时他针对成果内容、应用效果、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法和创新点五大申报要素逐一讲解,传授了教学成果奖申报的经验。王博以“践行以赛促教,浅谈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为题,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享了自己从站稳讲台到探索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心得体会。他谈到,课程设计要能够唤起好奇心、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和掌握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式学习。

主题报告.jpg

  报告后,两校教师围绕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奖申报、教学竞赛及研究型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交流讨论.jpg

  随后,老师们参观了西安交大西迁博物馆,实地学习“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深刻领悟“西迁精神”所承载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学习参观.jpg

  7月13日,骨干教师一行赶赴延安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课程思政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课程思政红色主题教育.jpg

  老师们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会,学习回顾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征程,深入领会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实地学习.jpg

  老师们纷纷表示,参加本次实践活动收获满满,受益匪浅,既精进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又加强了自身理想信念。来自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唐红艳教授谈到,西安交大两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关于课程思政和教学成果凝练的报告,内容深入浅出,我校教师关于研究型教学的报告也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此次延安之行自己深切体会到革命先烈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和坚定顽强的革命意志”来自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的廖勇教授表示,西安交大王小力老师分享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体系及建设方案,冯博琴老师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二十多年来教学成果申报的经验,王博老师介绍了教学竞赛的精彩教学案例设计,这些都对自己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宝塔山、杨家岭、延安革命纪念馆学习让我们重温了这段艰苦的历史,强化了党性修养,坚定了理想信念。


  相关链接:

  王小力,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 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劳动模范、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西安交通大学领军学者。曾任西安交大党委常务副书记、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援疆)、教育部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社科联副主席等。现任教育部对口支援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人民政府督学,教育部物理课程教指委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大学物理》《物理与工程》《实验技术与管理》编委,校医工交叉研究管委会主任,《物理名师工作室》主任。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和《量子物理》MOOC课程等。主持教育部物理课程教指委重点教改项目和陕西省教改重点攻关项目等。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化工部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主持与参与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重点预研项目、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等20余项,出版教材10余部,培养研究生60名余名,发表论文260余篇。

  冯博琴,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历任教育部高校计算机专业和基础课程教指委主任、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先后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获得2012年全国计算机学会首次杰出教育贡献奖。《培植名师、名课、名实验室,创建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研究基地》等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主持2项)、二等奖4项(主持2项)、国家级优秀教材一、二等奖2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主编出版12部国家规划教材。

  王博,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计算科学系系主任。获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两次获得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五届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三届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等,第十二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曾获电子科技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校级教改项目等。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