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初心·使命》大师精品课第三讲:从生物智能看人工智能
文:刘泓乐、沈小茜 图:汤振坤 来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时间:2021-06-15 2884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围绕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四个面向,从5G、芯片、雷达、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智能等多视角,分八个专题打造的《初心·使命》大师精品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6月9日,课程第三讲在清水河校区活动中心九州厅开讲,我校生命学院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尧德中教授与成电学子分享“从生物智能看人工智能”。

0E3A3612.jpg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尧德中教授从生物智能讲起,带领大家走进生命科学的视野,生物智能的核心原理是大脑可塑性,而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多样的、内在的、外部的、局部的、全面的综合干预来调控脑智。但这样的干预离不开科学的把控,需要建立在评估的基础上,趋利避害,辩证统一。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尧德中教授接着引用雷军的名言,引入了下一个章节关于“人工智能”的讲解。人工智能指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智能。这一概念的产生颇费周章,是在1956年由麦卡锡召集研究人员在达特茅斯连续开展两个多月的大会才得出了初步的概念雏形。尧德中教授借此鼓励同学们怀抱着纯粹的初心,坚持不懈,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

0E3A3665.jpg

  人工智能最引人瞩目的成就便是与棋王一战成名的AlphaGo。尧德中教授从AlphaGo着手讲起,向同学们进一步阐述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深度学习”。在讲解到AlphaGo到AlphaGo Zero的更新换代时,他借由机器学习强调了自学的重要性,表示自我增强学习比有监护的学习更重要。随后,尧德中教授着重介绍了深度学习的重中之重:连接主义。科学家们在人工智能连接主义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不懈探索,用六年时间促成了连接主义的辉煌发展“做事不一定完全赶浪潮,相信的东西就可以去做。”

0E3A3590.jpg

  尽管人工智能的发展一片蓬勃,但它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尧德中教授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向同学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统称为莫拉维克悖论。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则很可能藏于类脑智能和脑器交互智能的研究中。他介绍了我校神经信息实验室在这两方面的相关研究:其一,是对数字孪生脑的研究,该研究用数字手段,从更高层面模仿大脑功能,实现自发脑活动再现,并可诱发状态孪生,为今后一些无法在人体上进行的实验观测提供了替代的可能;其二是混合智能体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在大脑表面装置电极,来实现运动想象康复系统,未来有望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帮助与保障。

0E3A3720.jpg

  “科技创新是发展问题,更是生成问题。”在课程的最后,尧德中教授表达了他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展望。他提到中国的人工智能任重道远,而这一重大的使命也需要更多的学子协力完成。为此,神经信息实验室今年推出了“脑智明珠计划”,该计划第一期已成功运行半年。“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是智能时代中的灯塔”,尧德中教授希望未来学科发展能在合作与交流中走向共赢。

4aba3ee67beaad13e2b14e623b05a04.jpg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还沉浸在尧德中教授幽默风趣的课堂内容之中,积极地与他交流观点,很多同学也都在信签纸上留下了自己的感悟。


编辑:庄志东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