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院长高大伦讲解三星堆的谜加谜
文:罗彤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时间:2021-04-14 5039

  4月12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院长、央视《开讲啦》演讲嘉宾高大伦做客成电讲坛,为成电师生们带来题为“三星堆的谜加谜”的精彩讲座。

微信图片_20210414105725.png

  高大伦首先介绍了三星堆的发现过程。上世纪四十年代,卫聚贤根据在成都所看到的一些四川出土的战国铜兵器,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概念。之后,在1953年到1980年间,各方考古学家与研究学家也在陆陆续续对三星堆遗址进行调查与挖掘探索。经过半个世纪几代学者矢志不渝的追求奋斗,终于有了1986年和1990年的大发现,即三星堆古城墙的发现。在这期间,其他十分重要的考古发现还包括十二桥遗址以及三星堆遗址处仁胜墓地的发现。高大伦表示:“我们不能仅仅只盯着三星堆,还要看到三星堆之外的东西,这样才能解决三星堆这里的谜题”。

  在对三星堆文物的解读中,高大伦谈到,三星堆遗址、三星堆祭祀坑以及金沙遗址中有大量以鸟为造型的物件或是鸟纹图案,这是否与传说中的蜀王世系有关呢?其实,古蜀王国早已有许多鸟族传说,在李白的《蜀道难》中提到的“蚕丛及鱼凫”的鱼凫也是水鸟的一种。除此而外,高大伦还介绍了其他出土文物,如“日出之树”扶桑和“日落之树”若木,还有人面鸟身像、三星堆金杖、金沙金冠带以及三星堆祭祀坑人身形俾饰等等。

  曾有研究者根据其中一些面具文物的面部特征判断其与某些文明和地域有关联,高大伦指出这样判断并不准确,因为出土的文物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抽象化的艺术造型,不能简单根据这些特征轻易判断。

微信图片_20210414105731.png

  随后,高大伦讲到三星堆文明的来源与去向。三星堆文化的分期,根据其考古时的发现分为三星堆遗址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也可按照研究后文化类别分为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其中,四期发现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而且,三星堆文明其实并没有消失,从最初的三星堆遗址,到金沙遗址,再到后来秦灭蜀后金沙遗址被彻底废弃,盛极一时的三星堆文明最终只是融入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篇章。

  关于三星堆遗址的讨论有何结论呢?高大伦总结道:“可以确信,在三、四千年前确有一个古蜀国,它有高度发达的文明,是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这个文明是在本地既有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也向外传播自身文化,它自夏商时期算起,至秦灭巴蜀为止,存续了近两千年。”

  在提问环节,一位同学问道:“三星堆文明是如何覆灭的?它为什么会突然消失?”,高大伦回答道,三星堆文明其实不能称为消失,后来发现的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的文化是一致的,只是出土的物件略显粗糙,这说明这个文明可能正在衰弱。到后来它演变为巴蜀文明,在秦灭蜀后彻底融入中华文化中,所以严格来讲三星堆文明没有突然消失。


  相关链接:

  高大伦,男,汉族,195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高县人,硕士,研究馆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院长。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通过创新研究院发展模式,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带到全国一流行列,成功实现中国考古“走出去”。创建全球首个虚拟考古体验馆和中国首个考古探险中心,组织开展明清手工业遗迹考古。2015年“虚拟考古体验馆”、动漫影片《考古训练营》和卡通绘本《少儿考古入门》在“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上获得一等奖3项。2016年,研究院入选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奖(金鎛奖)。个人获得“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奖励和荣誉。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