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课程思政】工程管理:在讲述中国工程管理的故事中弘扬中国精神
文:李柳 图:陈光宇 来源:经管学院 时间:2020-11-30 5587

  “两弹一星”是什么?“两弹一星”精神又是什么?

  “原子弹、导弹!”一个同学自信地拍着胸脯说出了他眼中的“两弹”,然而,这并不是问题的满分答案。

  在经济与管理学院陈光宇教授《工程管理》的课堂上,这两个看似熟悉又简单的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其实,在《工程管理》的课程中,像这样吸引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教学案例还有很多,不少学生在教学评价中这样写道:“老师的教学成功改变了我对这门课的态度,课堂的趣味性与深刻性让我将这门选修课当成专业课认真对待,使我掌握了很多工程管理的方法,对个人能力提升、责任感的形成十分有益。”

自编教材:挖掘典型的中国工程管理故事

  自“课程思政”建设的号角吹响以来,经济与管理学院《工程管理》课程组的老师们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润物无声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结合教材建设项目,课程组对课程特色和学生特点进行了“解构”与“重构”,确立了以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为导向,将“两弹一星”精神、工程伦理、社会责任、工匠精神和文化自信等融入课程内容,进行了体现思政元素的新教学大纲的修订。

  课程组负责人陈光宇说:“《工程管理》课程原本就具有以案例教学为主的特点,审视国内众多工程项目,比如中国高铁、扶贫工程等大工程,它们自身就带有中国优秀文化基因,且具有极高学习价值。让学生们全面深入了解我国工程管理领域的故事,有利于帮助他们从中得出实践真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

99D25F21CAF3F41610DB938C16A_C8300664_267

  紧扣“课程思政”主题,课程组分工协作,编写了多个较为详细的典型教学案例。自编《中国移动凉山喜德县村通扶贫工程》案例,让更多人了解了国有企业在“精准扶贫”中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用一系列扶贫措施和成果充分彰显了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编《某企业基于关键链的研发项目进度管理》案例,向学生讲授“帕金森定律”等知识,培养和强化学生应对工程风险奋斗精神与协作精神;自编《雷神山抗疫建设工程》案例,结合时代热点,探讨“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根据课程不同教学模块的设计,课程组分别补充了相关工程管理教学案例,多维度地讲述我国工程管理领域的故事。

  《工程管理》课程组的老师们一致认为,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程管理核心知识体系,更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审视国家重大工程和“一带一路”国际工程需求,结合中国工程领域的典型案例研讨,实现学生的工程伦理责任感的塑造、复杂工程问题决策能力的提升,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知,着力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思维-行为-环境”的综合能力。

  师生共建:沉浸式案例教学启迪思维能力

  “理论知识讲解+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给这门课的很多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譬如在讲授《成功的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两弹一星”工程》案例的课堂上,陈光宇首先会讲解工程管理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充分认识项目管理体系的知识框架;接着通过播放反映“两弹一星”精神的电视剧《聂荣臻》片段,加深学生对这项巨大的国家工程更直观、细致的了解;然后给出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汇报。

  “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历时7年零4个月,苏联耗费4年,英国花费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去8年零6个月,中国仅用2年零8个月。无论是核弹、导弹,两弹结合还是人造卫星,中国的研制速度都非常快,其内在原因是什么呢?”《工程管理》课程要做的是既要让学生为祖国的进步感到自豪和骄傲,也要探索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更要思考如何将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两弹一星”精神现代化、实践化。

318BEC7A18702A4E9163B043A9A_564FD2CE_66D

  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出发,结合视频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再落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思考,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讨论一片火热。

  恰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思维可以在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在同学们的解读中不断焕发出新的色彩。

  有学生课后感慨说:“虽然今天的我们不再需要为了国家独立自主而奋斗,但科技进步永不停止,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永无止境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有着报效祖国的情怀和觉悟,拒绝被社会上的浮躁风气所影响,静下心来,明确目标,真正为投身国家科学事业发展而努力。”

  学习我国工程管理的案例,从谈论历史事、身边事中总结经验,用理论指导实践,力争实现从“单一技术的工程师”向“知识融合、能力集成的领军人才”的培养转变。这也是该课程重视案例教学,并期望在层层深入的案例研讨中达成的育人目标。

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程思政建设主体

  “在讲授扶贫工程的案例时,发现有的同学就来自贫困地区,有的同学家长为扶贫工作人员,更有同学还参与过扶贫活动.学生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感受是最好的教学素材,也具有最优的说服力。”陈光宇说道,“在实践之后,从工程管理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扶贫项目,同学们在现身说法的时候,很多体现核心价值观、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来了。”

D74B44AD0EF8B8996E0506743BD_AF24603C_3C9

  重视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更重视学生讨论和观点表达,《工程管理》的课堂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进行案例讨论。

  本着“不知全貌不予置评”的原则,每一次上课前,课程组的老师们都会要求学生基于案例提前阅读材料,查找相关工程的文献资料或一手调查资料,分组完成课前准备。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围绕“工程管理知识点+思政元素”的混合式问题,开展分组交流,鼓励同学们踊跃发言和提问,并逐一点评。这种全员参与、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唱的“独角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能动作用也被充分展现。

  很多工程管理案例,其故事本身的感召力便足以引人共鸣。为什么我们听到“两弹一星”的故事会感到热泪盈眶?为什么扶贫工程会带动那么多人的自觉参与?在陈光宇看来,那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少一些理论说教,多一些人文关怀,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角,倾听他们的实践经历、心得感受,再稍加“打磨”,他们就会成为“课程思政”建设最好的传播者。

  “课程思政”怎么做?不同的课程可能会给出相似的答案,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有不同的“解”。课程组的老师们相信,具有“工程+思政”的新《工程管理》课程对于在校大学生、工程师和其他工程实践者,不仅是成为工程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成为提升管理能力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大国重器和大国工匠精神所展现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编辑:杨棋凌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