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强基计划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
文:陈重阳 图:陈重阳 来源:物理学院 时间:2020-11-25 2863

  11月21日,强基计划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暨四省四校教育教学论坛在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二中召开。

  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季根寿,衢州二中校长潘志强,衢州二中党委书记程卫东与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四所国内顶尖科技类高校招生负责人,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福建省武夷山第一中学等3所中学的校长等在内的四十余人参会,物理学院副院长杨宏春教授代表学校参加会议。

1111.jpg

  季根寿在讲话中介绍了衢州教育发展情况和衢州二中近年来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绩。他提出,强基计划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是率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同时,强基计划是助推人才培养的摇篮。

  衢州二中校长潘志强在致辞时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培养‘五育并举’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始终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同时,潘志强还在发言中感谢包括与会四所大学在内的高校的帮助以及兄弟中学的支持。

  随后,会议围绕“如何加强强基计划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如何加强中学与高校之间的对接工作”展开了热烈的发言与讨论。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名代表分别作题为《师生乐从游,同窗共成长——以书院制落地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工作》《秉持科技报国理想,走进神圣科学殿堂——国科大本科招生和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报告。

222222.jpg

  杨宏春教授作《强基人才培养研讨》的报告。他从“强基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概述”以及“中学-高校交流与创新人才联合培养”两个方面入手,具体从培养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前期调研以及思考建议等几个点具体介绍分析研讨我校强基计划培养的经验和思考,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与在座其他高校和高中负责人热烈讨论,吸引强烈反响。

  随后,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校长、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副校长、福建省武夷山第一中学校长分别上台作主题发言,并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基本情况、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绩、对强基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计划以及希望从高校获得的指导帮助。

  衢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翁胜华作《新评价体系下的教育质量关》主题发言中说道,要坚决纠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积极应对新的评价体系带来的挑战,同时他提出,新的评价导向要求学校由控制性管理转向指导性管理,由“高分负重型”管理转向“均衡发展型”。

44444.jpg

  据悉,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工作,共享校际之间的办学经验,共同提高育人成效,切实推进强基计划下人才培养成效,加强高中-高校联动,为未来国家发展培养需要的人才。


  相关链接: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电子科技大学作为首批试点的36所双一流高校,2020年在物理学院以应用物理学(强基计划)为专业名称开始招生强基计划。旨在培养既具有宽厚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基础学科坚实理论基础,又具有材料科学、电子学、信息学、人工智能等一个或多个工程学科技术特长;受到严谨、系统科研实践训练;具有高远学科视野、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能够领导物理学等基础学科世界研究主流方向,或能引领新材料、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国家一个或多个战略发展领域的领袖性人才。

  应用物理学“强基计划”依托学校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学科优势,并与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强势工程学科深度融合,突显了学校在新材料、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领域培养引领性人才,以及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应用基础主流研究领域培养领袖性人才的学科实力和特色优势。

  应用物理学(强基计划)将聚焦引领国家发展战略和战略需求,重点落实“全面发展(宽厚基础)与个性化专业特长”相融合的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理念;面向国际、国内开放的人才培养途径;“问题导引”的小班研讨“课堂教学革命”;通过“项目驱动”和“导师制”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范式;本硕博衔接的体系化培养模式;以及构建包括招生、学生业绩考核与分流培养规范、长期跟踪与培养质量评估规范在内的拔尖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建设,合力实现拔尖、引领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物理专业“强基计划”采用本、硕、博衔接的系统,学习年限不少于8年;本科毕业授予“理学学士”,硕士、博士毕业授予物理学理学硕士、博士学位。首批招生27人。



编辑:杨棋凌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