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数字人文论坛”系列讲座”多角度探讨数智时代的人文科学
文:李彦霖 图:李彦霖 来源: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 时间:2020-07-02 5307

  6月22日至26日,由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广州大学、牛津大学等五位教授和博士主讲的“数字人文论坛”系列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五位主讲人分别从社会本体论、人类共同体、宗教文化、数码艺术以及青年与媒介的关系探讨数字时代人文社科的发展变化,该系列讲座致力于从基础学理层面为数智时代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系统性、方法性和探索性的思考,助力于实现真正的跨学科协同。

  系列讲座的首场是北京大学蔡华教授就“社会科学本体论”进行的阐释和讲解。蔡华教授介绍到塞尔的《人类文明的结构》和其所著的《人思之人》都提出了“社会科学本体论”这一概念,但二者所采取的路径完全不同。蔡华教授认为社会科学本体论需要对丰富的社会现象进行解释。社会科学研究同其他自然科学研究一样,要解决非常多相关因素,但最基础的是解释因果关系,他认为这也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结果和应有之义。

38c2cc9679613a18b0336afc474f0ce9.jpg

  系列讲座第二讲由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新建教授主讲。徐新建教授认通过对“社交距离”的阐述,点明“语词形塑着社会”的观点。他认为,人类是通过言说表述自我、与人交际,借助语词生产和形成特定的社会。言说的发明应用与文化情景相关,呈现人们的社会风貌、反应变动的知识水准,并伴随世俗的悲欢凉热。他表示,这些语词都是社会的产物,却都改变、形塑着社会,并且这些热词在网上传播联系不同的个体的同时,还与全球一体的世界相联系,在跨语际的意义上进一步迈向了“人类共同体”。徐新建教授指出在全球互联互通的今天,人们在面对新冠肺炎这样的全球性挑战时,必须通过跨语际的交流,构建语词共同体,才能构建最基本的概念与共识。

b16d65bd8ead8f54161f636c32eab7f8_12743.j

  第三次讲座是由北京大学杨煦生教授带来的“巫教传统与艺术精神”。在讲座中,杨煦生教授提出了以巫教传统为线索切入古代精神史重建的方式——构建精神史泛型。并展示了一些古色古香的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具体讲解引出了巫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关联,将礼教与乐教的源头追溯到巫。他不认为巫教应该被划分到非理性主义,因为精神的概念很复杂,艺术的定义有很多种,将“艺术”的定义往宽泛了说,巫的精神就是艺术精神。

e47ed317c97569780c52617a4c5df5a6.jpg

  第四讲的主题为“奇妙数码艺术”,主讲人广州大学翟振明教授通过绘画软件、人工智能、iPad、Photoshop、虚拟现实等不同技术制作的数码艺术作品,向同学们展示了数码艺术的奇异。他指出数码艺术具有立美与审美过程的完全融合、作者与观者的无缝合一、批评家的退场、无中介的市场价格、只诉诸视觉的纯粹视觉艺术这五个特点,并强调数码艺术的神奇就体现在它把立美与审美的过程完全融合,能够一边创作一边欣赏,创作者同时也是欣赏者,欣赏过程也直接影响创作过程。

b75418a2450947e27833df02dee1cf33_12743.j

  系列讲座收官之作是由牛津大学傅翀博士带来的主题为“青春有没有你?——《新青年》、新文学与新媒体”的演讲。傅翀博士首先讲述了《新青年》杂志与“青年群体”诞生的关系,他认为青年群体的出现与五四运动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五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青年的概念。《新青年》杂志给青年们提供了一个进行思想辩论的公共言论空间,促成了新青年的阶层的兴起,青年阶层的兴起、思想的形成,与新媒体的出现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智能时代媒体、青年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傅翀博士引用亨利·詹金斯的观点,认为粉丝是所有新媒介技术最早的使用者和推广者,粉丝在一开始就与新媒体的出现、使用、扩散、流行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历时五天的“数字与人文论坛”线上系列讲座完整拉下帷幕,此次线上课程受到了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同学的好评。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主任谢梅教授在最后总结中指出,这五场讲座虽然在形式上相互独立,但具有连贯的内在逻辑,希望同学们可以从文化符号学、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来认识不同讲座,并从中获得关于社会文化整体性的启示。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