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本科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建设一流本科】信通学院科研育人“卓越成长计划”定期召开教研会
文:卿晗 图:黄俣焓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12-25 5149

  12月24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召开“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改革计划“卓越成长计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建宇教授领衔科研团队)2019年项目建设研讨会。会议围绕“案例化核心课程与通关式科研项目相融合的工科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展开深入探讨。项目组全体老师参加研讨会。

3781b2fd5801d000fe93e3ac530115c4.jpg

  研讨会上,杨建宇教授和吕幼新教授结合曾勇校长在陈星弼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和先生的育人理念,表示陈先生特别提倡通识教育,重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陈先生用自己的一生,告诉大家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那就是率性好奇、学高身正。项目组老师纷纷表示,要通过“卓越成长计划”将陈先生的育人理念和治学精神传承下去,培养出更多优秀学生。

  程婷博士和李中余博士对“卓越核心课程”《信号与系统》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程婷说,案例化核心课程给学生带来的全新学习体验,课程不以应试为目标,不设置专门的习题课,学生变得更加善于思考,师生间也乐于讨论,以竞赛形式展开的讨论课,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让实验进课堂,每个实验结束后,及时讨论,提升“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迭代效率。李中余说,课程的宗旨是“案例化教学,问题引导,唤起好奇”,通过案例化让知识活灵活现,减化公式推导,强化物理意义探讨,着重引导学生思考知识背后的实际内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c09c18a2e35e5ba41ca1259c3f7f05fa.jpg

  史创博士和周云博士对“卓越成长计划”通关式科研项目进行总结。史创介绍了《智能声音人机交互系统》初级阶段的内容安排、课堂演示与讲评形式、以及考核方法的探索。周云介绍了《全天候微波感知系统》初级阶段在理论方法、操作实践、素质训练三方面的建设情况。

  于雪莲博士和王刚博士对下学期“卓越核心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汇报。于雪莲就《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解,理论教学要轻公式推导、重思路导向,案例化教学要结合实际应用,做到“研教互动、学研相长”。王刚就改革《随机信号分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说明,加入了维纳滤波和卡尔曼滤波等高阶知识的工程实践案例。

04d5c54f43ae6df69e172404cd2a871f.jpg

  会上,项目组还集体观摩学习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视频公开课,认真总结了自身与国际一流大学教育的客观差距。

  据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卓越成长计划”是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坚持科教融合、加强科研育人精神,依托新型微波探测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开展的工科卓越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该项目形成了“案例化核心课程”与“通关式科研项目”高度融合的体系架构,以及基于该架构所实现的“研教互动、学研相长”精英人才培育模式。项目强调通过“用以促学,学以致用”的不断迭代,使工科精英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和贴近工科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客观规律,达到学生“想学好”和“能学好”的目的,使培养出的学生既能“想得到”,也能“做得出”。首届“卓越成长计划”已于6月20日开班,共有45名学生入选该计划。


编辑:卿晗  / 审核:卿晗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