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觅道论坛探讨“技术伦理与后人类幻想”
文:蒲美多 图:荆聪 来源: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 时间:2019-12-16 6355

  11月25日,由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主办的“技术伦理与后人类幻想”系列学术活动于在创新中心顺利举办。此次学术活动由电子科技大学协议教授杨煦生(北京大学)、徐新建(四川大学)担任主讲人,活动共持续五天,包括文学幻想、技术伦理以及总结讨论三个主题。

  本次讲座全程要求同学们在阅读指定书籍和文献之后将自己的观点、想法分享出来,专家学者们会回答问题、展开讨论,这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image.png

  11月29日下午,为期五天的讨论课迎来最后一讲——技术伦理与后人类幻想系列的总结与讨论。本次课程还专门邀请了北京大学的蔡华教授作为特邀评论学者,从人类学的角度发表对发言和整个课程的评议。

image.png

  讨论课程一开始,徐新建教授对前四天的课程、发言和讨论做了总结,提出关于“后人类”的学术研究造就了“后人类学”。“后人类学”是多学科的交集,涉及到人类学、文学生物学、经济学等等,并预言“后人类”问题将挑战多个学科,尤其是人类现有的学术格局和焦点,也将对文学发出追问、产生挑战。而后人类学的技术问题也将带来对现有技术哲学的改变,也就是说,本届人类的技术哲学将被后人类的技术哲学取代。

image.png

  徐新建教授的发言结束后,杨煦生教授与他展开了关于“后人类”的讨论,主要问题是“人类是否因为对技术的狂热把自己送往终结,导致出现真正的‘后人类’?”徐新建认为,“后人类”已经被我们亲手制造出来了,他举出了很多例子,比如作为硬件人的机器人、作为软件程序“人”的阿尔法狗和通过生物基因技术改变了的人类,这些都是“后人类”。作为回应,杨煦生则从词源学、概念史和历史语义学的角度,回答了“人何以为人”这一问题,指出,人是独立的精神个体,并不处在特定程序中;人永远出于选择中,不是刺激反应叠加的产物,伦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技术的洪流之中依然有做出自己选择的能力,关于“后人类”会不会成为“本届人类”的终结这个问题,也是人要做出的选择。

image.png

  在两位教授的讨论结束之后,前四天参加讨论的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四个小组都派出了代表,就前几天讨论的,关于技术伦理、后人类、文学幻想等方面的内容做了总结汇报。来自四川大学“神话与科幻工作坊”的两位成员也做了相应的评议。

image.png

  在同学们的发言结束后,蔡华教授就之前的讨论内容进行了评议,主要内容是他对“后人类”的及其研究的一些看法。首先他从“词汇”和“概念”的角度对“后人类”的定义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后人类”仅仅是一个词汇,只能进行很主观的诠释,因此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学科,“后人类”的“人”并没有出现,现在的人还无法制造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都不是人。关于“后人类学”的概念,他认为这并不是人类学的范畴,并提出,不仅人类学,所有的现代的社会科学学科,都是致力于解释已经发生、并且重复发生的事情,而不研究“未来”,未来没有可参考性,对于社会科学来说没有讨论的价值,因此不可研究。

image.png

  在最后的自由发言讨论时间里,大家各抒己见,对五天以来的课程涉及到的各方面,包括蔡华教授提出的“社会科学不研究未发生的事”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很多精彩的发言和观点,比如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美多教授提出的“未来与博弈”的观点等等。讨论结束后,为期五天的“技术伦理与后人类幻想”系列学术活动也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何易虹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王晓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