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合肥日报官微:我和祖国一起成长 | 一起聆听他与雷达事业的不解之缘……
文:合肥日报官微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19-09-11 2866

我叫匡永胜,1940年出生于四川省巫山县(现属重庆市)的一个山区小镇。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处在我国雷达研发的第一线。由于在雷达领域作出的贡献,我先后获得了“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勋章以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111.jpg

伊朗代表团观摩某型雷达操作,中间位匡永胜。 

1958年

我考入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无线电定位系雷达专业,开始了与雷达事业的不解之缘。通过学习,我才发现我国的雷达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竟如此之大。我们大学五年里,前三年都在学习理论知识,大四那年才见到真正的雷达。当时,我们整个学校只有两部雷达,而且都是从前苏联进口的。这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同学们都想学好本领,为我国的雷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963年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至南京电子14所工作。

1969年

由于支援大三线建设需要,我到了贵州西南雷达技术研究所(38所前身)工作。当时,我们主要的工作是研制一部三坐标雷达。当时的中国,防空雷达都还是两坐标雷达,只能探测出目标的距离和速度,想要探测出高度,还需专门配备一台测高雷达。而三坐标雷达则可将这些功能集成在一台雷达上。

222.jpg

1964年原中电十四所总体一室583组全体同志合影,一排中间为匡永胜。

1983年

虽然当时贵州的条件很艰苦,我们在科研工作之外,还要开荒种菜、做煤球、赶集采购,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都觉得能为祖国国防事业发光发热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最终,我们研制的383雷达在1983年正式定型,陆续开始装备部队,填补了我国防空雷达领域的空白。

383雷达研制成功后,我又投身到了“1125”工程的队伍当中。这个工程是要建设一个自动化防空指挥系统。在此之前,雷达发现目标后,需要通过电话通知后方指挥人员,再由指挥人员将信息通知给战斗人员,反应速度很慢。“1125”工程则将这一过程通过电脑技术形成自动化,雷达发现目标后,可直接向后方传输相关信息。由于我们研制的383雷达创造性地使用了在当时很少见的小规模集成电路,所以研制这个自动化指挥系统的过程非常顺利,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1989年

我随38所从贵州迁至合肥,并从事低空雷达研发工作。

1999年

我因工作时突发心梗,不得不离开科研第一线,转而为年轻同志的工作提供参考,直到2006年完全退休。

333.jpg

1993年赴俄罗斯与专家学习交流,右一为匡永胜。

在我参与雷达工作的40多年里,见证了我国雷达事业从“一穷二白”到世界领先的过程。

我虽然已退休了,但我还在继续关注着中国雷达事业的发展,每次看到我们取得新的突破,我都会感到由衷的兴奋。这一生,我最自豪的事便是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见证了国产雷达的不平凡历程。

报道链接:https://xw.qq.com/cmsid/20190909A02DGI00


编辑:陈伟  / 审核:陈伟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