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时代@教育】学校开展“本科教育大家谈” 共话一流本科教育
文:向桂君 来源:教务处 时间:2018-11-14 4457

    编者按: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下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再次要求“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为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学校开启了“本科教育大家谈”系列讲座活动,汇集来自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本科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的声音,共谋学校本科教育振兴大计。

  近日,学校举行了两期“本科教育大家谈”,分别邀请罗讯教授作“群英型竞争教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研讨”报告,李晓峰教授、荆燕飞研究员作“全球最新的工程教育方法”报告。两期报告围绕国际工程教育发展前沿与趋势,如何借鉴“他山之石”推进我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等开展了深入交流。曾勇校长出席了第二期“本科教育大家谈”活动。教务处处长黄廷祝主持报告。

曾勇校长讲话.jpg

曾勇校长发言

  曾勇在交流会上指出,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新时代下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还要深入研究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趋势与经验,真正了解别人“在做什么”“怎么做”“出发点是什么”以及“创新点在哪里”,进而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他强调,教学改革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方方面面有力配合,同时还有赖于每位老师对教学改革的理解、认同以及参与。学术研究不应专指探究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还应包含传播知识的学术即美国学者博耶提出的“教学学术”。因此,教学活动不是仅凭经验的重复性劳动,应该创造性、研究性地开展工作。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要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要密切关注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罗讯作报告.jpg

罗讯教授作报告

  罗讯结合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成功案例,针对群英型竞争教育进行了探讨,并对我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给出了建议。他认为,国外顶尖名校,尤其是工科类高校如麻省理工学院、苏黎世理工学院、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在教育问题上着重于培养综合型且具有专业优势的学生,同时强调个体的优势发展,即“群英型竞争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如何从个体精英教育向群英型竞争教育的推进与发展,已逐渐成为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挑战。

  罗讯首先对比分析了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我校本科生培养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国内部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他建议加强挑战性研究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以学生为中心,由组长带领组员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加强各组之间、组员之间的竞争,树立自豪感、加强认同感,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罗讯认为“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教师和学生,要加强学校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促进学科、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推进我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

 李晓峰作报告.jpg

李晓峰教授作报告

  李晓峰和荆燕飞共同作“全球最新的工程教育方法”报告,深入解读了MIT题为“The global state of the art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的系列研究,对全球工程教育的前沿趋势进行了分析,全面审视了这些最先进的教育模式未来如何发展,最后对工程教育领域的“新兴领袖”大学进行了案例分析。

  MIT于2017年8月提出“新工程教育转型”(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NEET)计划,该计划旨在设计世界领先的本科工程教育培养方案并在大学实施,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领导型工科人才。“The global state of the art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研究考察了全球本科工程教育最新现状,以期为麻省理工学院(MIT)“新工程教育改革”(NEET)项目提供相关参考。

荆燕飞作报告.jpg

荆燕飞研究员作报告

  研究认为,工程教育界的“佼佼者”(如欧林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高校)通常是美国与欧洲知名的研究型大学,拥有大量学生。这些高校重视的教育实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科技驱动型企业家精神,基于项目的主动型学习模式,在工程“基础”上严格要求。而工程教育界的“后起之秀”(如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欧林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等高校)代表了新一代工程项目,其中许多高校都是从零开始,或是系统性教育改革的产物,通常是特定的地区需求或制约的产物。“后起之秀”与众不同的教育特征包括基于工作的学习模式,多学科方案,工程设计与学生自我反思的双重重视。案例研究分析表明,“后起之秀”高校得益于强大而有远见的学术领导,教育创新的教师文化和支持教育探索与学生评估的新工具。全球工程教育未来的发展将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协调政府目标与高等教育目标,向广大学生群体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型学习模式,大部分工程学院的封闭型单科性特点,教师任职与晋升机制以及教学成果难以被评估而不被重视等。

  近年来,学校在加强本科教育,构建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实施校、院两级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特殊培养计划;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成电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推动一流课程建设,打造以挑战性学习课程为代表的系列研究型课程;深化课堂革命,开展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统筹推进“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等。

黄廷祝主持报告.jpg

黄廷祝处长主持报告

  黄廷祝在交流环节表示,对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前沿趋势的把握有利于扩展视野开拓思维,但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不是靠模仿就能完成的,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同时还要立足校情和国情。为把各项改革举措真正落地、做实、做好,学校近期启动了校院两级挑战性学习示范课认定以及挑战性学习课程建设质量情况检查,出台了《电子科技大学查找和杜绝“水课”实施方案》,实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计划等相关工作。他希望每个学院、每位老师都要高度重视以上各项工作,共同为振兴学校本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769ea9f660f61fdd3dd56e31b6ab325e.jpgaf7eec16f67d56d7d6b10e3aca05b1dd.jpg1bcb669deb090dd2ebe56e89bb054ce4.jpg

现场热烈交流

  各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学关键岗位聘任的首席与骨干教师等代表参加了“本科教育大家谈”活动。参会人员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与课程考核方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