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桃李春风】吴昊:烹饪物理的“法式大厨”
——记教学新人一等奖得主、物理电子学院吴昊副教授
文:学生记者 唐锦轩 图: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7-12-27 14273

  编者按:优秀教师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也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中流砥柱。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荣誉体系的构建,对教师卓有成效的教学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今年,五粮液-电子科大教育发展基金捐赠协议签署,用于设立卓越教学奖、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奖、教学新人奖等类别“本科教学奖教金”。近日,由校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共同举办的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结果揭晓,10位老师荣获“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学校新闻中心将陆续推出“我最喜爱的老师”、卓越教学奖、教学改革创新示范一等奖、教学新人一等奖获奖老师的报道,反映他们为学校精英人才培养做出的突出贡献。今天,让我们走近教学新人一等奖得主、物理电子学院吴昊副教授。

DSC_0602.jpg

  精干的短发,干净的衬衫,温暖的笑容,乍一看会以为眼前这位帅气的小伙子还是一个在读大学生。作为2017年五粮液·本科教学奖教金教学新人一等奖获得者,这位物理电子学院年轻的副教授吴昊可不是一个稚嫩的学生,他可是一位烹饪物理的“法式大厨”。

  自2008年到校工作以来,吴昊先后承担了《大学物理》、《力学》、英文物理课程《Physics》、《大学物理实验》和核心通识课程《物理学与社会进步》等的教学任务,采用探究式、互动型、体验性的研究型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授课效果受到学生好评,近年评教成绩均为优秀。同时,相关课程还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他编写的教材获得学校新编特色教材一类资助。

“前菜”:芳香 清淡

  在法式菜品中,前菜也称作开胃菜,是整道宴席的开端。沙拉的清香,酥饼的芬芳,往往会引起食客对即将上桌的美食的遐想,产生浓厚的兴趣。吴昊深知,要想让学生学好大学物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而每一次的“开胃菜”往往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道好的前菜,不仅能让学生对本次“宴席”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更能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理解知识点的方法。

  德布罗意波,这一特殊的物理名词对于大部分新生都十分陌生,甚至可能只是单纯地记住这个名词都有些困难。在《大学物理》的课堂上讲这个知识点时,吴昊给学生们呈现的“第一道菜”便是一些关于德布罗意的故事。

  “历史学家在大家心中都是怎样的一群人呢?是不是一群拿着放大镜埋头书卷,用小铲子在古墓中挖掘文物的人?那你们可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历史学家研究的可是物质波。酷爱读书的德布罗意,很小就展示出了他非凡的文学才华。在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身为历史学家的他却总感觉生命中缺少了什么。一战期间,受到爱因斯坦等人的影响,年轻的德布罗意终于发现,物理才是他的挚爱啊。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放下了手中的放大镜,转而研究波动力学,并于192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个半路转行的文科生都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你们这些正牌理工大学的学生就更是前途无量啦!”

  以一些科学家的事迹或者物理定律发现过程中的小故事作为“食材”,加上一些幽默诙谐的鼓励性语言作为“调料”,再用幻灯片、影片等“烹饪方式”予以加工,一次次的课程开篇讲述就变成了一道又一道美味的“前菜”,清淡而不油腻,芬芳而不刺鼻,向学生们缓缓诉说着物理的美丽,带领他们进入物理的王国。 

“主菜”:浓郁 深邃

  既然精美的“前菜”开了个好头,那么作为整个“盛宴”主角的“主菜”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很多同学发现,本来自己在中学时物理成绩很好,可是一到了大学成绩就不那么尽如人意,觉得大学物理特别难学,就算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也找不到什么特别好的学习方法。吴昊认为,高中阶段学习的物理知识都是针对特殊情况的、比较简单的知识,但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是纷繁复杂的,因此要在大学物理课程中通过数学知识的介入,学会模型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技巧,从而懂得如何处理更复杂的实际问题,例如电磁场部分就要求学生们掌握曲面积分的知识。

  进入课程的主干部分后,特殊的“食材”自然要采取一些特殊的“烹饪”方法。在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厨艺精湛”的吴昊便会一改往常上课的方法,转为从数学的角度切入这个知识点。通过给同学们上几节“数学课”,让大家熟悉一下将要用到的数学知识。这样,本来难以计算的题目渐渐变得简单了起来,同学们对这一类物理概念也有了更好的理解。

  可是还有一部分知识,它们并不要求学生拥有很强的计算能力,反而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例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这些听起来就比较抽象的知识可不是一些好加工的“食材”。倘若讲授方法不当,很有可能会让学生难以“消化”。而此时,吴昊便会放慢教学节奏,介绍一些引出物理学新概念的重要实验,或者物理学家针对新概念不同理解的相关争论等等。他说:“在讲授这类知识的时候可不能着急。唯有慢慢地耐心引导学生,才能改变他们心中一些固有的错误观念。”就像在炖一锅肉汤,唯有小火慢熬才能引出深藏于食材内部的汁液,使肉质变得松软,也就更容易入口吸收。参加吴昊的《大学物理》课学习的郑长刚同学就表示:“吴老师上课给人一种十分温柔的感觉。并非热情满满,而是用一种令人很舒服的语速和语调清晰地将知识一点点讲述出来,就连他自己也常常是一副很陶醉的样子。”

  “因材施教”可不是吴老师呈现的“主菜”的全部。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堂,还有一些更加“浓郁”“深邃”的味道。在课堂上,吴昊并不是单纯地将一个又一个知识点加工好喂给学生,教会他们如何做题。相反,他选择将“烹饪大餐”的方法悄悄融入课堂中,通过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他说:“学生们终归是会独自在科研的道路上行走的。希望上了我的课之后,学生们能将一些物理学的概念灵活地运用到其他的一些科目上,能够将一些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融会贯通。知识他们可能会忘,但是传授给他们的这些本质的东西却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甜点”:分享 甜蜜

  享受完味道浓郁的“正餐”,就到了“甜点”时间。下课了,吴昊便会一改上课时一丝不苟的严谨神态,变成一个活泼的大男孩,和学生愉快地沟通交流。有时在课间播放一些有趣的物理小视频,有时在群里分享一些最前沿的通俗的物理成果,有时和学生们开开玩笑。这位年轻的老师用一道又一道可口的“点心”调整着学生们课后疲惫的身体。面对这位全心全意为了学生的老师,同学们也常常对他敞开心扉,分享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甜蜜与困惑。

  出生于教师家庭的他,从小就十分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虽然在很多人眼里,15岁就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他应该会就此走上科研的道路,可是,他却并没有顺理成章的选择研究所,而是来到成电当了一名教师。

  吴昊说:“研究所的环境比较封闭,虽然待遇很好,但我更希望能多一些与年轻的一代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是一件对双方都有益的事。学生可以从我这里获得一些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建议,而我则可以获得许多对课堂的反馈,从而改进自己的课堂。更重要的是,他们总会带给我一些十分新颖的思想。在我遇到瓶颈时,可能就是这些思想让我能不断前行,让我能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一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