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刻重塑教育形态的今天,医学院紧追AI革新医学教育。本学期,临床医学系本科《诊断学》课程引入由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驱动的问诊训练辅助机器人,创新开展医学教育领域“AI+标准化病人(SP)”融合实训新模式。该系统上线两周即与课程同步运行,凭借高度拟真的人机交互与个性化反馈,成为师生眼中“24小时在线的智能导师”。
在以往的诊断学课程中对于症状的学习,引入了标准化病人(StandPatient)对学生进行训练,同学们可以通过标准化病人(SP)模拟的临床就诊场景,展开问诊,获取病史信息、提升问诊技巧以及培养医学人文素养。但因标准化病人(SP)时间、数量的限制,无法满足所有的同学随时一对一训练,课堂中展开的培训案例十分有限,课后也无法重复练习。医学院诊断学课程组和行业专家共同合作,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将以往课程组积累的SP病例库、问诊评分规则及典型医患对话形成知识库,由DeepSeek驱动,构建出能模拟真实患者症状、情绪甚至方言表达的智能问诊训练系统,给临床医学生提供了更多课后练习的创新学习模式。经过课程组老师和工程师的反复测试,目前已在2022级临床班诊断学课程正式上线。 大模型驱动的问诊陪练,可依据教学进度动态调整难度,模拟出不同病例。学生在练习后可得到及时反馈,重复练习,不断修订,逐步掌握问诊标准及问诊技巧。
建立医学教育大模型,探索AI与医学教育的融合,给临床诊断学教学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目前带教老师和同学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对AI的智能表现、逻辑性、精准反馈给予了肯定。我们期待AI的加入能够给医学教育带来更多的帮助,解决更多的难题。
编辑:刘瑶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李果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