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MODEL APEC”到真实的“APEC”,从亚洲到南美洲,历经30多个小时的飞行,跨越大半个地球……当我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时,才恍然意识到,“地球村”的概念如此清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如此真切!
APEC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英文简称,它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组织。2010年,为了传播APEC知识、促进国际青年交流,并培养青年的国际化能力和外交人才,“MODEL APEC”(亚太青年模拟APEC大会)创立,每年在亚太地区近百所大学开展活动,已累计吸引近200所大学和中学的数十万名青年学生参加。
2024年11月10日-15日,我有幸受邀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与了MODEL APEC的活动,并到秘鲁观摩学习了APEC CEO峰会。这次会议汇聚了来自21个APEC经济体中的近100名青年。我们围绕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分享了各自国家或地区的经验与挑战,获得了十分难忘的跨文化交流体验。
倾听青年朋友们的多声部“和弦”
我是因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发展协会APEC英语角而了解MODEL APEC活动的,最终也是因为这个活动获得机会参加到APEC会议中来。从MODEL APEC比赛中模拟各个经济体代表,到与各经济体青年代表围坐一堂、真诚交流并收获友谊,这对我而言有一种如梦似幻、美梦成真的感觉。
这次项目分为了两个板块:前半程是11月10日-13日举行的“APEC Voices of the Future”青年会议与活动,后半程是11月13日-15日的现场观摩学习APEC CEO峰会。
在“APEC Voices of the Future”活动中,我和各经济体青年进行了许多交流。我们陈述介绍自身经济体的情况,讨论APEC各大话题,一起修改了APEC青年宣言并呈递给了APEC的领导人。不仅如此,我们还进行了大量的参观访问活动,包括秘鲁的“联盟号”军舰、博物馆、议会和宫殿等。
我们还筹划了颇具特色的各经济体“文化之夜”。大家都是年龄相仿的青年人,这样的活动更像是一场大型的“公共外交”。民相近,心相通,文化交流互鉴也就自然而然地开展了。
在交流中,我们有太多的难忘时刻,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各个经济体青年代表谈到自身经济体特色及家乡文化风俗、山川河流时眼里闪烁的光,那是一种对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的纯粹的、深沉的热爱。
我在经济体陈述中以“中国龙”这一意象为载体,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详细阐述了中国青年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卓越成果,同时从“新质生产力”等关键词切入,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成就,并希望APEC经济体的青年朋友们共同合作,一起携手奔赴未来。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等10余个经济体的青年代表也陆续发言,介绍各自经济体的特色、政策、未来建设规划等。
大家相处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彼此都在尽全力用对方的母语来叫出对方的名字。正如曼德拉所说:“如果你用外语和一个人交谈,你是在和他的大脑对话;如果你用他的母语和他交谈,你是在和他的心灵对话。”这样的互动,很快让大家心灵相近,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
此后,我们还就“可持续增长与韧性发展”“创新与数字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并最终作了汇报展示。在这里,肤色、人种、语言的差异都不那么重要了,我们看到的是青年朋友们灼灼跳动的真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期望。
感受APEC CEO峰会的思想智慧
“APEC Voices of the Future”青年交流活动暂告一段落之后,大家十分期待的APEC CEO峰会如约而至。这是秘鲁继2008年和2016年峰会之后第三次承办这一盛会。此次峰会围绕“赋能(Empower)、包容(Include)、成长(Grow)”三个关键词,就“贸易和投资促进包容性和互联互通增长”“创新和数字化促进向正规化和全球化经济的过渡”“可持续增长促进弹性发展”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APEC会议上,我学习到了许多政治、经济知识。来自亚太各经济体的领导人、工商领袖及专业人士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包容性增长”“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变革与创新”“能源转型”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对话,共同探讨亚太区域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题为《把握时代大势 共促世界繁荣》的书面演讲,呼吁加强团结合作,共迎全球性挑战,为推进世界共同繁荣、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汇聚更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感到十分振奋和自豪,也对“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感受到“共迎全球性挑战,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进世界共同繁荣、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汇聚更大合力”的责任和使命。
在关于“区域一体化”的对话环节,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与参会代表们就亚太一体化发展、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这让我意识到,区域一体化不仅是经济合作的需要,更是各国携手面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只有紧密合作,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找到共同的出路。
在“能源转型及矿产资源的关键作用”讨论中,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与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阿德克森、Enaex首席执行官胡安·安德烈斯·埃拉苏里斯进行了对话交流。其中提到的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让我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不仅是企业的责任,更是全球共同的使命。我们需要在创新中寻找解决方案,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美洲开发银行前行长莫雷诺、普华永道全球主席康慕德、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丽贝卡·玛利亚等领导人探讨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及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全球经济互联互通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才能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找到稳定与发展的路径。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与来自微软、谷歌等数字智能企业的代表在“人工智能变革中的机遇与挑战”对话环节展开讨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各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在拥抱技术变革的同时必须关注其对社会的影响,确保技术进步能够惠及每一个人。
此外,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就“在线社区如何影响真实世界”发表了演讲,强调了数字时代人际关系的变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在虚拟世界中保持真实的人际连接,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在“气候变化时代的商业策略”对话环节,秘鲁UNACEM集团首席执行官佩德罗·勒尔纳、世界银行运营常务副行长安娜·比耶德、埃克森美孚首席气候科学家维贾伊·斯瓦鲁普进行了分享。他们的讨论让我深刻体会到,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气候行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通过零距离感受这些思想的交流,我感受到APEC不仅是一个经济合作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各国之间相互理解与包容的桥梁。越是在多元化的环境中,就越需要彼此尊重,这样才能推动包容性增长,让更多的人分享发展的成果。
勇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
这次活动于我而言,不仅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的论坛,更像是一座连接世界、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桥梁。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收获很多、感触很深,也更加坚定了我想去国际舞台传播中国声音的决心。
我还记得在签署“青年宣言”时,各经济体的青年代表一致表示要“LEAVE NO ONE BEHIND(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情景。来自新西兰的青年代表说:“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It’s the people, it’s the people, it’s the people!(什么是最重要的?是人民、人民、人民!)”
还记得去年10月,古巴科学家、我校生命学院裴德乐教授致信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愿继续为促进中古友好,为“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更大范围落地贡献力量。我想,作为外国语学院的一员,我们也应像裴德乐教授那样承担起沟通民心、促进合作的责任和使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通过这次跨越大洋的文化交流之旅,我深刻体会到,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愿望——追求和平、发展和繁荣。这种精神共鸣,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更多国家落地的重要基础。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携手同心,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刘瑶 / 审核:李果 / 发布:王晓刚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