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薛澜讲解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
文:罗彤 来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时间:2024-10-18 405

  10月1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学院院长薛澜做客成电讲坛,带来了“人工智能(AI)发展与治理”主题讲座。讲座前,校长胡俊向薛澜颁发电子科大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院长丁煌教授主持报告会。

1 1.jpg

  讲座中,薛澜以今年的诺贝尔奖引入,表示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都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有力地说明了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影响十分重大。他在介绍人工智能发展基本情况时说,人工智能行业模型整体仍处于发展早期,行业在大模型技术的采用上主要集中在探索孵化期与试验加速期两个阶段,尚未有行业达到落地成熟期。

1 3.jpg

  薛澜指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在人才培养、科研产出、产业发展等方面均已取得积极成效,呈现出高层次人工智能人才队伍持续壮大、高质量科研成果数量明显上升的良好态势。同时,我国在数据开发利用、原始创新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如何将人工智能更好地产品化并流通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他认为,人工智能具有多元应用性、自主性、超进化能力以及非对称性,这使得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达成各种目的,并以惊人的速度迭代改善。人工智能具有的极强渗透性,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综合收益,它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推动智力密集型服务产业规模化。但人工智能也存在许多风险,人们在对人工智能深入了解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担忧:第一,基于人工智能本身来看,随着人工智能自主性提升,如果缺乏足够重视,我们将不可逆转地失去对人工智能的控制;第二,基于技术开发来看,人工智能具有算法歧视和偏见,还会引发侵犯知识产权和破坏能源环境等问题;第三,在技术应用等方面,人工智能放大传统数据和网络安全风险,其非对称性使得被滥用、误用的成本很低,但治理防范的成本极高,同时人工智能也会扩大数字鸿沟,加剧社会不公平。

1 4.jpg

  我国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已从回应型治理阶段发展到常规型治理阶段。薛澜介绍,2017年之前,我国人工智能治理属于鼓励创新的“回应型”治理阶段;之后随着新的情况不断涌现,政策法规密集出台,在2020年前后进入到立法穿透、集中治理的“针对型”治理阶段;2022年后开始进入基于风险的“常规型”治理阶段,形成了系统化、场景化、分类分级的治理方案。

  讲座最后,薛澜提出了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若干思考,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走向,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哪些发展方向应该受到限制等问题,他希望同学们从公共管理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让人工智能更好、更安全、更可持续地对人类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编辑:刘瑶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