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视点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研究生精品课程】探索管理奥秘,铺设智慧之路
记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理论与创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文:罗莎 胡添勇 学生记者团 董云鹏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4-10-12 848

  在时代的浪潮中,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国家发展的脉动与民族复兴的梦想。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代码、算法、芯片设计、机器人等技术类关键词,在成电校园里,还有公共管理学院刘灵辉教授开设的“土地资源管理:理论与创新”这样一门研究生精品课程,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铺设了一条探索土地资源管理奥秘、助力社会经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智慧之路。

  该课程,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不仅系统地勾勒出耕地保护、城乡建设用地管理等关键领域的理论框架,更以其前瞻性的视角,聚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规模化经营等热点问题,引领学子们深入思考土地资源管理在推动国家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城乡融合中的战略地位。

  跟随记者的采访,让我们一同走进课堂,感受那份对土地的深情厚谊,揭开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面纱。

5cb6844785aee46f96c2c003822e4ba.jpg

公共管理学院刘灵辉教授

课程建设:精心编织理论与实践交织的图谱

  “通过接触、认识并深化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具备综合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引发对土地问题的深刻重视以及对城乡发展的担当意识。”课程主讲教师、公共管理学院刘灵辉教授如是说。

  该课程的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的条条框框,而是跨越了传统授课体系的束缚,以农村土地管理、城市土地管理、城乡融合土地管理三大板块为经纬,精心编织出一幅幅理论与实践交织的知识图谱。

  从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深入剖析,到对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策略探讨,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是对土地资源管理深层次问题的勇敢探索,每一次课堂的讨论,都闪耀着智慧与创新的火花。

  不同于通识类课程的广度铺陈,研究生课程更像是一场深度潜航,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广泛的基础知识,更侧重于通过学术论文撰写、课堂深度讨论等形式,培养同学们在学术前沿探索的能力,以及在现实复杂问题面前的综合分析与解决能力。这是一场从知识积累到思维飞跃的蜕变之旅,也是每一位研究生学术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在授课时,我们不会追求片面的热点问题点拨与提醒,而是会基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二轮延包、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续期等热点问题以专题的形式层层剖析、追求知识的深度。”刘灵辉说。

  此外,刘灵辉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上也费尽心力。为了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点的印象以及城乡实际情况的感知,课程需要配备大量的配套教学案例与教学视频,并且随着城乡土地制度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原有的教学案例和视频也需要更新。因此,根据新的教学内容收集整理案例、更新教学资源库,成了课程建设的当务之急。

  而对于最终的考评方式,刘灵辉总结了以往研究生考核方式效果,逐年强化课程的考核要求和标准。在考核内容上,他更注重强化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等层面的综合考核。“考虑到课程论文提交的考核方式存在部分同学随意、不认真、复制抄袭等情况,未来考虑建立考核题目试题库。这样可以加大同学们的课下学习力度、激发同学们的课堂热情,避免课下长时间完成课程论文的懈怠、抄袭等情形。”而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刘灵辉则重点考查课堂的活跃度、认真度等,以课堂互动交流频次、想法见解提交次数和质量、PPT展示汇报等要素构建起一套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成果:深入研讨,点燃学习内驱力

  在刘灵辉的精心设计中,课程被分为“城乡土地制度概述”“二轮延包与长久不变”“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续期”“土地流转与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耕地撂荒治理”以及“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土地利用问题”等不同主题。

  从土地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再到土地资源的管理实务,刘灵辉的讲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选择本课程的同学都能从该课程中收获满满,也能有效实现师生的教学相长。

微信图片_20241009232238.jpg

刘灵辉教授在学术会议上分享城市土地增值收益的相关研究

  刘灵辉的课堂生动活跃,注重师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感。他常常会通过理论引出现实问题,并借此引发学生思考,进而通过课堂互动增进学生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热点与难点。例如,在某一节课上,刘灵辉抛出了如何解决家庭农场经营中面临的农产品失窃问题,引发同学们各抒己见,同学们提出教育宣传、安装监控、设立巡查、有奖揭发……等应对之策,刘教授肯定了同学们的回答,并一一分析每一项措施的局限性,让同学们意识到城乡土地资源管理的差异性与复杂性,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基层工作中“以民为本”,从“三农”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罗意作为课程的助教,深刻体会到助教不仅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更是课堂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助教工作锻炼了我的时间管理能力和细致的工作态度,让我对教学管理的幕后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课程中,最有趣的环节莫过于‘最后一节课’的PPT汇报展示的组织。看着同学们从有条不紊的抽签排序、到紧张而兴奋地抽签上台展示自己感兴趣的土地问题,我感受到组织工作的挑战与乐趣。助教的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了教学背后的复杂性与责任,同时也提升了我的协调沟通和统筹能力。”

  上过这门课的学生们,在刘灵辉的讲授下对土地资源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到收获颇丰。“课程详细介绍了我国耕地和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深入讨论了我国不能依赖粮食进口、“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重点探究了耕地撂荒和耕地非粮化等治理问题。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意识到耕地资源的珍贵性和有限性,学会了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这些知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领域。”

思政育人:培养土地情怀与责任担当

  作为一门与国家“三农”问题紧密相关的课程,刘灵辉在讲授中充分考虑了课堂思政的切入点。“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们要通过知识的讲解,让同学们也能意识到农村发展的前景和挑战并为之建言献策。”

  在备课过程中,他整合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方针,从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到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土地的集中规模化经营、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分田到户,以及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实现农民土地占有期限的延长。通过这些政策的演变,他向同学们讲述了党和国家对农民的生计问题和生产资料长期占有问题的关心。

  知识衔接上,他梳理了党和政府在对待农村土地流转上的政策脉络,举了政府从限制禁止土地流转、到允许土地流转、再到“三权分置”的例子,使同学们明白党和政府对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关心与保护。“同学们可以从这些土地制度政策的转变体会到党和政府在土地权利上对农民的还权赋能。”刘灵辉说道。

  课程进展中,刘灵辉根据“三农”问题相关的思政元素进行有计划的课堂设计。他意识到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基本是根据书本的知识结构体系与次序开展教学工作,具有按部就班的特征,而打造“课堂思政”需要将原有的教学方法与方案进行大幅度地更新和改造。“我们不仅要围绕梳理出来的‘思政元素’认真详细设计教学计划,将‘课堂思政’的目标和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而且我打算将课堂思政的内容体现在平时的小作业布置、课堂讨论与期末考核中去。”

微信图片_20241009232156.jpg

刘灵辉教授带学生参与二轮土地延包相关调研

  作为课题负责人,刘灵辉也通过到学院内其他老师的课堂听课学习、到校外土地资源管理院校调研交流等方式,尽快建立适应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模式,做到实际案例的更新以适应教学内容及目标的转变。“我们具体初步拟定到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土地资源管理发展较为领先和成熟的院校进行学习和调研。搞农业研究,如果只是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而不注重实地考察与交流的话,那就本末倒置了。”

  谈及未来的课程建设,刘灵辉表示将根据党和国家土地制度政策的深入改革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进一步优化专题教学。“‘三农’问题是与时俱进的,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土地管理领域的最新热点和改革前沿,才能针对性地应对各类土地管理问题带来的挑战。”


编辑:罗莎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