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9月21日,2024年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加快数字教育水平和数智治理能力升级”分论坛在清水河校区举行。来自八所电子信息特色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围绕分论坛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孔令讲、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黄善国、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李文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潘开林出席论坛。分论坛由北京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协办。
李文钧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对高校的科研、教学和管理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思考在人工智能华丽外表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教育。今年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提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将从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走向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代表数字化教育要突出服务、突出资源共享、突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电子信息类特色高校理应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期,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应用中主动尝试、不断创新,敢为天下先,携手建设教育强国。期待八所高校的报告可以为电子信息特色高校未来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迪。
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仁涛以“数智化赋能北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为题,围绕数字化与智能化赋能人才培养,介绍了北邮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平台和教学评价等系统性改革方面的深入思考与积极探索,包括开设AI通识课程以提升学生AI素养,建设智能教学平台以支持自适应学习,开发实践助手与生活指导工具旨在创造沉浸式教学环境等。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黄廷祝以“人工智能教育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成电实践”为题,围绕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深入分享了成电构建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教学资源、提升全体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副主任陈明以“以智助教 打造教育教学新生态”为题,深入分享了西电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探索。他认为,教育数字化应避免只见技术不见人,要回归育人的根本原点,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使学生从重复的记忆、浅层的学习改变为深度的学习,批判性的、创造性的学习,具体措施包括采用AI助教等推进个性化教学,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学生能力模型档案实施综合性评价,建设智能化校园设施助力全方位育人等。
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胡学刚以“勇立潮头,真抓实干,探索打造AI赋能教学新生态”为题,介绍了重邮通过“数字重邮”建设,迅速响应国家数字教育战略,深化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全面革新,包括理论研究、专业监测评价、智慧教学新生态打造以及生成式AI及大模型课程体系建设等。
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沈建华以“深化通识基础教育改革,AI赋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题,介绍了对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深入思考和南邮五育并举打造通识基础特色课程的实施路径,包括打造红色校史特色通识课程、数字赋能教学内容形式、多元化的基础学科通识课程、特色军事理论及国家安全课程、特色劳育美育通识课程,以及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通识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实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刘庆华以“数领未来 慧聚桂电——地方高校数字化改革与实践”为题,深入分析了教育数字化的趋势背景以及定位目标,介绍了桂电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与实施框架,从数字底座搭建、教学服务和数据治理赋能等方面分享了桂电的数字化改革与实践。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苏锦旗以“数字教育推动新文科领域育人新路径:西邮‘1+4’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题,介绍了西邮经济与管理学院立足数字经济、智慧管理特色,聚焦产教融合、科创融合优势,依托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和一体化数字教学平台构建数字育人协同创新基座,打造AI赋能人才培养支持系统;实施全过程数字育人、推进“AI+X”新文科建设、建立双向赋能育人机制、塑造开放多元育人生态等特色创新路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蒋从锋以“需求导向,数智赋能,精准服务:教育信息化助力智慧校园建设杭电模式探索”为题,分享了杭电在智慧手机应用、远程实验平台、研究生导师评价、校务治理等方面的实践案例,提出了对数字时代教育改革的思考,强调了勇于尝试、尊重常识、敢于执行和迭代完善的重要性。
黄善国在闭幕致辞时指出,八所电子信息特色高校用深入的理论分析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向大家展示了数智技术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新生态重构、通识教育改革发展、智慧校园建设与数智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实践,为数智时代电子信息领域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他强调,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期待电子信息特色高校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期,携手共进,集群作战,一起在数字化教育上“做大事”“干难事”,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
编辑:刘瑶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