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四川日报 | 张力:加强校地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文:成都研究院 来源:成都研究院 时间:2024-07-30 408

  编者按:2024年7月29日出版的《四川日报》“思想周刊”刊登了我校成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力的理论文章《加强校地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全文如下:

page_11.jpg

加强校地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张力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四川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校地合作新型研发机构从成立伊始,就是聚焦科技创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通过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科学研究新载体、技术创新新平台和成果转化的模式,能够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纽带的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与转化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核心,促成创新转化的条件是形成符合基本规律和要素的生态环境,即常说的“筑巢引凤”。新时期,“巢”不再仅仅指物理空间、生活保障、税收政策、产业合作距离等物质条件,更体现为技术互动、要素融合、产业生态等全方位的土壤环境,即产业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需要建立起将科技创新要素向产业化要素成功转化的宏观与微观相辅相成的循环体系。其中,宏观的产业发展循环体系是指在科技创新向产业转化的过程中,政府通过政策的引导、资金的投入、载体的支持等方式,不断招商引资汇集相关产业企业,这些企业发展带来的税收又反哺到政府。微观的产业发展循环体系是指在宏观循环体系中科技创新资源向产业资源的转化融合,促进地方相关行业企业的汇聚和人才汇集,助推企业发展,进一步壮大地方相关产业规模和产值,从而进一步促进宏观产业循环体系的形成。

  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在产业发展循环体系的发展中,政府职能通常是无法覆盖到每一环节的,即使可以通过政策引导等手段汇集各方资源要素形成宏观循环体系,但优化微观循环体系,以实现这些资源要素的有效融合,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而校地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在优化产业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校地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通过组织技术人员围绕产业需求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展应用研发,或者通过调研企业需求引进和对接创新成果、技术人员等方式,不断将科技创新资源和要素融合并投入到宏观循环体系中。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校地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经验来看,诸如深圳等地的新型研发机构已形成良性的产业发展循环体系,政府将宏观循环体系中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部分红利投入这些研究院所,校地合作新型研发机构能够更加有效地整合多种创新资源,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协同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微观体系。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不仅整合了作为创新源头的高校的各种创新要素,还是政府和高校直接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职能延伸,是政府和高校深入产业技术发展一线的专业通道,是产业技术发展的天然优质土壤。一是发挥双向扫描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良性循环。校地合作新型研发机构通过高校技术、人才与地方产业的“双向扫描”,建立和完善技术经纪人工作路径和运营体系,将地方经济产业的政策优势、资金支持、平台效应与学校的学科优势、人才潜力、技术反馈有机结合起来,做好政府和高校向科技产业的延伸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良性循环。二是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填补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空白。校地合作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独立法人因其市场机制运作,具有发展和生存的压力、动力和活力,可以承担科技成果转化业务,能够填补科研成果及市场需求的空白,同时因其校地双基因优势明显,能够发挥产学研的资源整合优势,填补实验室与生产线之间的技术间隙,弥补样品与产品之间的市场空白。

  校地合作新型研发机构的产业定位和组成基因决定了它们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专业培育单位,“培育”的概念远不止企业孵化、技术落地,而是生态圈的重要建设者和验证者,是产业发展微观循环的重要实施者。一方面,它们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目标导向,以充分调动高校的创新要素;另一方面,它们又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目标考核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可以高效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从而持续赋能产业,助力产业发展的宏观循环。

  然而,目前对于校地新型研发机构的评价还存在或趋同于传统的科研机构,或趋同于高校,甚至趋同于企业的现象,因此对于校地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它们在产业生态中的定位和作用,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给予其相应的目标和支持,充分发挥其在构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循环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切实促进区域的产业发展。具体而言,既要充分发挥校地新型研发机构在政府智库建设、相关产业规划、组织专家咨询及评审、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的运营、基金投资的技术评估、科技服务职能代理等方面的作用,又要根据年度目标任务,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提升科技创新转化能级、参与产业落地形式、实体运营条件等方面的评价比重,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支持力度和等级,不断激发校地新型研发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

  报道链接: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240729/v12.shtml


编辑:刘瑶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