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三中全会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学习贯彻三中全会】曾勇: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改革
——探索工程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文:曾勇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4-07-23 144

  编者按:2024年07月23日出版的《人民政协报》第10版刊发了全国政协委员、学校原校长曾勇教授的署名文章“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改革——探索工程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文章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讨如何更好探索推进工程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微信截图_20240723145045.png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风云波谲的外部环境和中国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回顾世界现代化进程,先期进入现代化强国行列者,未有缺少这三个核心要素者。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教育强国,离不了工程教育。而中国的工程教育在世界上规模最大,而且正在冲刺世界一流。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挥更大的强国建设支撑性作用,应该在充分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纵观国际工程教育变革趋势,吸收先进的变革理念、创新模式和成功做法,并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以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工程奇迹和大规模人才支撑为自信底气,以开放的心态,总结、消化、吸收再出新,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走出一条为世界称道的工程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人才培养关键在师资、平台和环境氛围,工程教育也不例外。要以高水平教师培养出高水平学生,高水平科研训练出高水平人才,高水平平台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就本科工程教育而言,要把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落实于本科人才培养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但首先是第一课堂。要跨越高水平科研与本科第一课堂的鸿沟,就要兼顾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育人情怀和科研任务重、学术事务多的客观现实。发挥团队作用,并与专业核心课程组密切合作,将正在从事的前沿性、重大需求性和攻关性项目,简化、转化为围绕关键技术领域主题、本科生跳一跳能够得着又兼具趣味性的跨学科项目串,并与案例化核心课程群交相互动,将科研项目与核心课程、工程训练与理论基础、能力提升与知识积累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计划应该进入本科培养方案,由高层次学术人才领衔,高水平科研项目转化,高能级科研平台支撑,高水平科研大团队和核心课程组通力合作实施,以供愿意接受挑战、敢冒风险的学生选择。这样的培养计划还应特别强调跨学科,由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在学校的支持下,发起、策划、组织、实施。这样的计划还应主动吸收产业界的卓越工程师参与,以便将产业实际的复杂工程问题引入基于项目的学习和训练,从而实现产教融合。在这样的科研育人中,还应该培养学生从工程问题和实践中提炼基础科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训练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言荣院士所提出的“从1到0”(编者注:反向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能力。

拔尖创新人才不仅是组织性培养选拔的,更是自然涌现、“冒”出来的,要切忌“拔苗助长”。纵观古今中外,鲜见顶尖人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按照规范方案培养出来的,而是都有不同程度自我涌现、自主设计的成分,包括好奇、兴趣、热情、冒险、韧性、成功的愿望,等等。高科技产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无论是乔布斯、盖茨、扎克伯格,还是马斯克、阿特曼,都是不走常规路的奇才。而传统意义上,规则下的“考试成绩优秀学生”,由于特别适应规则,反而可能导致规则的烙印太深,思维的条条框框太多,抑制了冒险和创新精神。所以,教育应该是:为通才制定规则,为天才、偏才留下空间。

识别天才、偏才,让其天赋才华发挥到极致,是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涌现的重要途径。要允许学生,在顾问老师指导下围绕个人兴趣主题,打破学院和专业壁垒,自定义专业方向、自设计培养方案,学生只需要修完原专业6-8门核心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完成自主设计的培养方案的学分要求,即可获得原专业(自定义专业方向)学位,而无需死板地按原培养方案评估认证。甚至可以在全学分制下,开放“个人专业”,以更体现组织选拔与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复合型、跨学科综合培养。

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应加强理工科院校容易忽视的通识教育,形成具有专业性和通识性的工科教育培养目标。人文素养、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工程伦理与专业精神、活力、机敏、韧性、适应性、终身学习能力等,都属于通识教育应培养的能力。

教育是培养人的,人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不同的社会,虽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制度体系,但教育都需要融合共性与个性,培养符合本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合格人才。国家的教育方针,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通识教育的功能,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还在于引导学生三观的养成,培养有理想、有道德、负责任、能传承文化和价值观的人。对工科学生,通识教育关键的学科支撑是思政和文史哲艺,要让学生认识到:何为人?什么人?怎么做人?通识教育的使命,不是要给学生一个工科版的人生模板,甚至指标参数,也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功用性的综合素质,而是要让学生在人类文明丰富多样的人生历程中,通过前人记载、思索、创造的人生故事,去感知、认知、想象、发现人生的意义和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

艺术滋养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也熏陶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表达自我。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之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均有助于实现卓越的工程教育。而只要我们建立了良好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并加以法律保障,未来的颠覆性新兴产业很可能是由富于冒险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激情的年轻人创造的。

正如怀进鹏部长在二十届三中全会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的那样,“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以学生人文底蕴的提升促进科技创新思维的提高,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加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协同、结合甚至融合,是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要件。

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在ChatGPT和其他更先进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算法越来越广泛应用的今天和未来,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将受到极大挑战。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学习平台和学习方式变革,是教育教学变革的必须。可以说,在大数据涌现和人工智能发展的今天和未来,教师不再仅仅是全知全能的主演,更应当是教练和导演。优秀的教练和导演造就伟大的运动员和演员,平庸的教练和导演毁掉天才运动员和演员!而杰出的教练和导演并不一定是最杰出的运动员和演员,而是善于运用教练和导演之道者。

在工程教育创新中,还要特别注意从兴趣和好奇中培养学生的创意。因为在今天,很多技术和产品都是现成的,或可根据采购方的设计要求实现的。独特的创意,可以说是产品的“0”,然后是设计、核心技术开发和供应商选择,最后集成为“1”,就像乔布斯推出第一款苹果智能手机的过程一样,从创意出发,通过精美的设计及其迭代,加之全球市场的供应链整合和人力资源整合,实现产品乃至产业的0→1。所以,受到国际工程教育界普遍认同的CDIO(编者注:由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创立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新模式)体系中,第一条就是“创意”。由前不久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李泽湘教授等建立的松山湖机器人科创基地,就是从学生的创意培养开始,开辟了一条“学院派创业”新路,构建了科创培养体系和生态,实现了大批创业学生成功创业。(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


编辑:罗莎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