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丽成电·奋斗之美】陈奕君:以时间之矢,答人生之卷
文:微视野工作室 杨岚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4-06-20 593

兴趣导向,厚植基础强化融合

传递热爱,萤火微光愿为其芒

静水流深、行稳致远是她的座右铭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让我们一起走近

2023年度“成电杰出学生”陈奕君

  陈奕君,中共预备党员,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方向)专业2020级本科生,2023年度成电杰出学生(本科生),香港科技大学直博。连续三年获评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获2021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首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全国二等奖。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并优秀结题,主持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基金项目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第一发明人),获2021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成都赛区二等奖,入选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暑期学校交流实训。担任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接待助理、第24届国际真空电子学会议分会场助理,参与“践初心 担使命 兴乡村”本科生党员骨干基层调研行,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电动力学、微波技术、真空管、加速器、太赫兹……”这些专业术语构成了陈奕君的学习生涯,但却不是她生活的全部。回首在清水河畔的四年,陈奕君不仅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更在生活的点滴中寻找着和谐与美的共鸣。

图片

2023年度“成电杰出学生”答辩会上的陈奕君

高能碰撞——科研的齿轮开始转动

  要探索最深层的物质组成奥秘,需要最高能的粒子与之对撞。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陈奕君也相信,要拓展知识的边界和实现底层的创新,需要坚实的基础和交叉的视野,经过竞赛、项目等的“加速器”,厚积而薄发。

  2020年夏天,经过高考的洗礼,陈奕君如愿以偿地踏进了电子科技大学。为了在电子领域打下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她选择了物理电子学方向。“我认为真空器件和固态器件是电子工程发展的两条线,并且在其交叉之处越来越有新的思路和创造,我希望以尽量全面的视角去理解电子领域,这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初入学,陈奕君抓住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基金项目的机会,和其他专业学生组成了一队,看到了毫米波雷达的火场应用场景的空白,自主搭建了一个能透过烟雾成像的火场探测和辅助救援设备。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她承担了MATLAB成像程序的开发工作,还主持了从基金申请、团队组建到原型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陈奕君还入选了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暑期学校交流实训,先后主持专业实习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均圆满结题。在她看来,这些项目带给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创新”,就是“Think out of the box”,即在已有的框架之外进行思考和尝试。

图片

图片

陈奕君参加2021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成都赛区)

图片

陈奕君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专利

  从项目技术指导到申请专利再到香港科技大学的申请推荐,陈奕君感慨道,电子学院的老师们不仅是她科研路上的引路者,也是她人生路上的同行人,“他们让我体会到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和热情,也启发我去培养一种交叉学科的思维和科研的敏锐度。”

  四年来,陈奕君始终秉持着“超量学习”的方式,不断充实自己:在专业课上从不局限于考点、重点和题海。她这样阐述她的复习心得:尤其忠于教材和知识本身,第一遍过完重点掌握部分,第二遍细抠难点推导,第三遍回顾总结脉络。修读184个学分的课程、精读论文400余篇、撰写综述报告200余页……陈奕君“以慢为快”地于求知之路上前行,蝉联三学年专业第一,并获得三学年的国家奖学金。

图片

陈奕君的学习成果记录

波动与粒子——人生不只一面

  在物理学的宏伟交响乐中,波动与粒子的概念如同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共同奏响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双重奏。

  陈奕君享受那些在课堂上学习的新理论,以及在推导和整理过程中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也乐于将绘画和弹琴这些爱好作为生活的调剂,从五岁就开始学习钢琴的她目前是钢琴九级。对她来说,艺术是发现美、创造美和表达美的过程,跟做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虽然钢琴水平很一般,但有时候‘瘾’上来了,也会在桌子上空弹几曲。”

图片 图片

  陈奕君不仅充满热爱地做自己,还积极投身社会志愿活动。在成都大运会的志愿服务中,她作为羽毛球技术主席的专职随员,肩负着日常翻译、出行保障以及其他事务处理的重要职责。从最初的语言和国情省情培训,到赛事期间的紧张工作,再到在羽毛球场馆礼宾组的积极参与,陈奕君经历了一系列新奇而充满挑战的任务。“我很荣幸能作为这次盛会的一个小螺丝钉,与一群热情、优秀的志愿者和老师们一起努力。”她表示。

图片 图片

陈奕君在大运会志愿者培训期间的笔记

图片图片

陈奕君在成都大运会担任志愿者

量子纠缠——昨天、今天与明天

  物理学领域存在着神秘的量子纠缠现象,象征着即使在遥远的距离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深刻的联系。

  在成电的四年光阴,对陈奕君来说是无数个潜心钻研的夜晚,也是无数个随心而为但坚持不懈的选择,更是无数次和内心深处自我的对话。“我是一个喜欢折腾和变化的人,读辅修,打比赛,做项目,参加暑校,做志愿服务,做调研等等,我想尽量涉猎不同的领域。”在这些自由且大胆的探索中,陈奕君进一步认识了自己、认识了世界,建立了自己的体系。 

  未来,陈奕君将前往香港科技大学直博深造。但她却不想以“期望”限制自己,只希望进一步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阐述问题的能力;在6G通信方向走出一条宽阔大道,将研究与业界接轨,做出对人民、对国家真正有用的科研或产品;同时保持开放的尝试,逐步探寻更为具体的追求方向和实现路径。

图片

陈奕君担任第24届国际真空电子学会议分会场助理(一排右一)

图片

在这个浩瀚无穷的世界里

陈奕君的故事就像是一部精彩的交响乐

既有科学的严谨与理性

也有艺术的感性与和谐

她以闯入未知境地的意气去开疆拓土

用一种绵长的生命力量去包容成败

尽管物理世界难以预测

科学的骰子游戏却能带来未知的精彩

这——就是她的选择

编辑:李果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