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央视网:2024高招进行时|电子科技大学:以“电子信息+”为引擎,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24-06-18 280


  近日,央视网推出《2024高招进行时》特别栏目,将邀请全国百所院校代表及专家做客央视网,聚焦学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专业解读、最新招生政策、志愿填报、生涯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分享,助力家长和考生读懂大学,了解专业。本期栏目做客嘉宾是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电子科大”)招生办公室主任林鹏。

  精彩访谈内容速递:

  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工、理、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天府之国成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电子信息类高等学府。目前,电子科技大学已经成为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工、理、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力实施“学科提升”战略,坚持“优工、强理、育新、精文”的教学理念,强化电子信息特色引领、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学科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得到持续提升。

  在ESI专业排名中,电子科技大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1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位列世界前百强。

  优势学科及特色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所谓“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即学校是一所非“综合性大学”,因而一些社会机构的各类综合排名并不适用该学校;所谓“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即电子科大的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上,从学科或者专业来看,电子科大在电子信息领域均实力不俗。

  首先,学校大力实施“学科提升”战略,“优工、强理、育新、精文”,强化电子信息特色引领、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学科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得到持续提升。在最新一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综合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校的学科也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在最新的US News全球学科排行榜中,学校“电气与电子工程”位列全球第6位、“人工智能”位列全球第8位、“计算机科学”位列全球第16位、“工程学”位列全球第36位。

  在最新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通信工程”位列全球第3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位列全球第11位,“仪器科学”位列全球第15位,“电力电子工程”位列全球第31位。

  在强大的学科背景下,电子科大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18个专业获评A+,27个专业获评A。A+及A专业涉及本科招生专业,占本科总招生专业数的92%。

  以“电子信息+”为引擎,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需要,电子科大改革培养模式,突破常规,科技、人才、教育一体化,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助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一)打造国家、校、院三级人才培养“特区”

  国家级的“国家珠峰计划”“强基计划”,校级的“成电英才计划”“双A联合学士学位计划”以及“林为干班”“壹系壹班”“雄鹰班”等18个院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为塑造学生持续发展能力,激发创新引领潜质,培育未来创新引领性人才。

  以培养计算机科学领域世界一流科学家为目标的国家“珠峰计划”,招生专业名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该实验班为每位学生配备三位导师(成长导师、学业导师、学术导师),在导师指导下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及科研训练,并与研究生培养衔接;品行优良并完成学校培养方案的学生可以全体获得保研资格。

  “成电英才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招生专业名称为“电子信息类(‘成电英才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在部分省份择优录取40人。该实验班采用“2+2”形式进行培养,前两年在英才实验学院进行电子信息大类的通识培养,从第三年开始,学生可以任选一个全校理工专业作为自己的主修专业;与“珠峰班”一样,品行优良同时完成培养方案的学生全体可获得保研资格。

  双A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由电子科技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强强联合推出。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西南财经大学的王牌专业“金融学”联合招生,招生专业名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在部分省份择优录取30人。该实验班旨在培养既掌握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同时又通晓现代金融理论的复合型金融科技精英。该试验班的毕业时达到相应的学位授予要求的,授予两个学校颁发的“工学-经济学”联合学士学位,同样在品行优良并完成学校培养方案的条件下可以全体获得保研资格。

  (二)“高精尖缺”人才培养:集成电路“强芯铸魂”贯通培养特别行动计划突出理论与实践一体、课程与项目融合、学校与企业协同、核心与个性并举,超常规培养能够胜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集成电路领域拔尖创新和领军人才。

  (三)交叉融合培养:“新工科+”深度交叉融合培养模式,包括跨校的双A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工理经管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互联网+”双学位培养计划,与管理结合的“管理-电子工程”符合培养实验班,与新艺术结合的iART新型卓越工程师计划。

  主动布局 激发潜能 成就新工科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先锋案例

  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是电子科大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一项重要举措,该方案在2023年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评为了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先锋案例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主动布局建设新工科专业生态圈,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a)瞄准“卡脖子”技术的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软件工程。

  (b)“智能+”新兴交叉融合专业: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以“唤起好奇、激发潜能”为核心,全面实施工程教育改革一揽子计划。该计划包括了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面向全体的通识教育体系、全过程的研究型挑战性教学改革等。如何做到“唤起好奇、激发潜能”?学校坚持“始于新生、贯通四年、逐级挑战、覆盖全体”。在具体实施上要求“研究型地教+探究性挑战性地学+创新性地做”,形成一系列研究型挑战性示范课体系。目前,学校认定“示范课程”191门,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69门。

  此外,电子科技大学还打造了“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相关专业涉及全校6个学院,打通了学院、学科以及专业之间的壁垒,旨在培养工学、理学以及商科复合型精英人才。并且该实验班采用双学位培养模式,毕业时可获得两个学士学位。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设有三个招生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共同参与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本科教育。相关专业采用格拉斯哥大学的教学大纲、教材、课程设计、考试内容,教师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及电子科技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国家师德标兵担任。该项目由格拉斯哥学院进行管理,由电子科技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联合培养,采用4+0的模式(学生学业成绩和英语水平达到要求可选“2+2”或“3+1”模式),全英文授课,以“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的名称在本科批次进行招生,招生专业包括“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微电子)”、“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和“电子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海南陵水国际教育创新区)”三个专业(类)。

  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招生计划及转专业政策

  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总体招生计划稳中有升,共计5050人,较2023年增加20人。其中3570人将以“电子科技大学”的名称在全国进行招生,1480将以“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的名称在全国部分省份进行招生。

  转专业政策:转出无限制,转入有要求

  进入电子科技大学读书后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第一次机会在大一下学期期末,此时是按照大类在进行培养,还没有进行专业分流,所以大一进行的是大类转专业;第二次是在大二下学期期末,此时学生已经分流到了具体专业,所以既可以跨大类转专业,也可以在大类里面的已分流专业进行互转。

  电子科技大学转专业的政策是:转出无限制,转入有要求。学校几乎所有专业都可以提出转专业申请,但两种特殊情况除外:第一类是电子科技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之间的专业不能互转;第二类是中外合作办学之间以及与其他专业不能互转。整体来讲,转专业成功的比率还是比较高的。

  “物质、思想、学业”等层面立体化学生资助体系

  在校期间,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有机会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多项校设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电子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秉承“助学、励志、促成才”的工作理念,形成了以“国家资助为核心、学校资助为依托、社会力量资助为补充”的立体化学生资助体系,设立“绿色通道”、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补偿代偿和“发展型资助”等项目,做到物质上帮助学生、思想上引导学生、学业上助推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安心就学。

  人才培养和就业促进方面均有显著成效

  电子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成效非常显著。在今年3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中,电子科技大学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八轮总榜单》中位列全国第4,在《2019-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居全国第5。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更是超过了96%。此外,电子科技大学非常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本科生深造率长期保持高位。2023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到72.06%,其中出国境深造率达到23.14%。在国内深造的毕业生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及科研院所深造比例达到99.50%,留本校读研比例为66.42%;在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中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就读的占58.98%,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就读的占72.91%。

  多方位、立体式的校园科研、文化活动体系丰富校园生活

  电子科技大学构建了多方位、立体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为在校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科研、文化活动,主要品牌包括成电讲坛、学生会、学生社团(各类社团总计110余个)、大学生艺术团、辩论赛以及各种文化体育活动。

  寄语

  高考不是一个人通往成功唯一途径,但是高考一定是通往一个更广阔平台一条非常好的道路。如果我们能够踏踏实实把这条路走好,我相信大家在以后的生活跟工作当中能够更有底气、勇气与志气。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考入自己心仪的大学! 加油,我在美丽的电子科技大学等着你们!


  报道链接:https://edu.cctv.com/2024/06/13/ARTI0fsUKUHkP18BFBmiS4Kz240613.shtml

编辑:  / 审核:  / 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