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茶人精神 江南文化 家国情怀
文:罗彤 来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时间:2024-05-17 1372

  5月10日,国家一级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做客成电讲坛,带来了题为“茶人精神 江南文化 家国情怀”的讲座。

1 1.jpg

  一叶见分寸,一茶现万千。讲座伊始,王旭烽分享了创作《望江南》的初衷。她说,2000年《不夜之侯》《南方有嘉木》获茅盾文学奖之后,时隔20年,自己才在2022年再次发表《望江南》。当时,她把很多精力放在了纪实文学等方面,因此写作过程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望江南》断断续续写了八年之久。

1 2.jpg

  《望江南》的标题,源于一首词,即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王旭烽说,这首词展示了一个非常急迫的时代,要是不“趁”,年华就溜走了,不抓住当下,很难拥有“新火试新茶”这样的未来。这里面蕴含了作者的价值观、时空观和世界观。她认为,那个时代是蹉跎不起的,这首词和这本书很契合。

1 3.jpg

  谈到写作的难度,王旭烽认为,当时自己没有办法把握住历史和空间。她的专业是历史学,往往会把悠久的历史划分为几个段落。但是从1949年至今不到百年,这个时间段相对难以划分,而且,这是中华民族探索自由、幸福和解放的历史进程,是一段很重要的历史,因此写作时需要严肃认真地对待。“特别是,作为一个茶人,我写这部作品,更多的是基于茶的发展。”因此,她无法把所有的历史都写出来,只能抓住光阴的缝隙展示茶文化的延续。

1 4.jpg

  在这部书的诸多角色中,王旭烽最喜欢的角色是“杭嘉和”,他是一个极致的家国同构的人物,承担起传承茶业、守护家人的责任。中华民族的家国同构,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她希望同学们热爱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张闻起  / 审核:刘瑶  / 发布:王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