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成电 创未来】武俊杰:努力让雷达看得更清、辨得更明
文:学生记者团 王旭 图:逆光摄影 岳峥嵘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2-11-10 16671

开栏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学校坚持“人人皆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大人才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搭建多元化的才华施展平台,努力为每个人的成长创造条件,推动青年人才“入主流、到前沿、上层次”。战略实施四年来,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接续成长,立足岗位、扎根事业、奉献才华,不断开拓创新,有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新闻中心、人力资源部共同开设“在成电 创未来”栏目,展现青年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的风貌,激励更多青年学者成长成才。

雷达,从诞生之日起,就担当着穿云破雾的“千里眼”角色。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世界各国数代雷达人的不懈努力下,雷达技术不但能发现目标有无,还能对目标和场景实现高分辨成像。但从机理上,传统的装载在运动平台上的雷达只能对其侧面进行成像。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团队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突破这种限制,让雷达可以往前看得清、辨得明。

二十余年来,在杨建宇教授的带领下,该团队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破解了雷达前视成像技术难题,使我国该技术步入国际领先行列,青年教授武俊杰正是该领域的优秀代表之一。从高中老师的一句“去成电!”到博士导师的一句“留下来!”,他沿着前辈们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硕果累累。

微信图片_20221109093256.jpg

愿做扎根成电沃土的一粒种子

“老师,我挺喜欢数学物理的,想搞电子信息,该去哪里呢?”

“要学电子信息,最好的就是成电!”

2000年,高中班主任的一句话让武俊杰从塞外山城到天府之国,怀揣着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渴望和对成电的憧憬,跨越两千多公里来到成都求学。2004年,他选择保研本校,进入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团队。这一读就读到了博士,将自己的青春韶华留在了成电。

在团队老师和师兄们的关心指引下,武俊杰在雷达成像领域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我内心总觉得做学术有一种归属感,感觉自己还是适合在科研中沉淀。”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在和他所钟爱的雷达事业“死磕”。“难是难,但一直干下去,总会开花结果的!”他这样说道。“我的老家在北方,博士毕业我一直很想去首都的一些科研院所,是学校、团队和老师的支持和关心,让我选择留了下来”。

作为一名“土著”,他对学校始终怀着深深的情感:“成电之于我,就像父亲之于孩子。学校取得的每一个突破性成就,无论是否和我有关,我都会感到特别的高兴和自豪。”说到这,武俊杰的脸上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谈到博士毕业,武俊杰回想起了杨教授对他学位论文的“精雕细琢”。到如今,他自己的博士生谈起,“武老师单就一句话如何精确表达,也要讨论很久”。在严谨治学的道路上,武俊杰就像一个接力选手,努力将精神火炬传递下去。

微信图片_20221109093244.jpg

“做有价值的创新,真正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这是杨建宇教授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也在武俊杰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面对国家在新体制雷达探测和成像方面的重大需求,武俊杰所在团队知难而上,勇往直前,在“和谐、进取、分享、创新”的团队文化熏陶下,成为若干技术方向的领军力量。他也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和四川省人才计划支持,四川省青年科技奖、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成电先进科研工作者等荣誉,并被评为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对于这些成绩的取得,他深知除了自身的努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学校多个计划的持续托举和多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他说:“学校、学院和团队给予了我非常多的支持,作为青年教师,最应该做的就是为我们学校A+学科建设和国家重大需求做更多的贡献!”

勇攀雷达成像的科技高峰

雷达成像,可以全天时全天候获得目标和场景的高分辨图像。面对传统雷达对飞行前视区域只能检测不能成像的局限性,武俊杰回忆导师曾经说过:“搞科研,就是要敢为人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那万一没吃成呢?”面对记者的提问,他顿了顿说:“这是国家的迫切需要,我们再困难也要干!”

干这一行,面临的不是“卡脖子”问题,而是“0到1”的问题。“‘卡脖子’是别人以前给你,但有一天突然不给了。我们这种科研,是别人从来不会给你的,要完全靠你自己摸索。”

攻坚之路苦不堪言,雷达领域的科研工作不光有在实验室的通宵达旦,也有在外场实验中遇到的千难万阻。他曾经历过江滩中心布置目标时,江水突然上涨导致险些被困的危情,还经历过机载实验中颠簸飞行导致的胃里“翻江倒海”,也经历过试验设备突遇故障导致数据无效带来的挫败与心痛。实际上,这样的实地考察和试验,在武俊杰的这十多年里不胜枚举,国内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和团队的身影。

微信图片_20221109093235.jpg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武俊杰和团队的辛勤付出也带来了累累硕果,先后在雷达前视成像技术上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让我们的雷达终于长上了高分辨前视眼。2018年1月,武俊杰与团队一起前往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表彰。他自豪地说道:“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于科技工作者的巨大肯定。”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此外,他还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被聘为雷达领域著名期刊IEEE GRSL、雷达学报等的副编辑、编委,作为程序委员会副主席、召集人或程序委员会成员等,先后参与举办了第十四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第六届亚太合成孔径雷达国际会议、中国电子学会信息技术年会分论坛等,为我国雷达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点燃学生内心的星星之火

武俊杰最钟爱的就是三尺讲台,最在意的就是学生们的认可。

“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生源越来越好,我觉得我们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培养好。”在给本科生授课过程中,他常常在思考“如何让学生更有兴趣”。尽管他的课程受到学生的多年好评,他还是打趣地说道:“我的教学还一直在路上。”

“我第一次站上讲台是作为助教给学生讲习题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提前做了不少功课,但是站上讲台的时候,内心还是抑制不住地紧张。随着课堂上与学生的眼神、语言互动,心情慢慢放松下来,一转眼,下课铃声响起,随之而来的还有学生们的掌声。正是学生们的肯定,让我更加热爱这三尺讲台。”由于武俊杰在教学上下了功夫,他所教授的《信号与系统》小班式研讨课程,连续得到学生“五星”评价,还获得了学校“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课程”示范课、课程思政示范课,更是在杨建宇教授、吕幼新教授的带领下,于2019年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

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武俊杰鼓励学生不但要在理论创新方面下功夫,还要把自己的模型、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他带领学生搭系统、定方案、跑外场、做试验,先后在郑州上街、成都洛带、宁夏银川、浙江舟山等地开展机载飞行外场试验百余架次。在凌晨三点的月光下,他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用冻得僵硬的手捧着热腾腾的泡面,边说笑着填肚子,边总结这一天试验中的种种状况。他回忆起当年艰苦的环境和同学们炙热的眼神,说道:“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们不但能真正体会到实践检验的乐趣和团队协作的激情,更能感受到解决国际前沿问题的成就感和从事科研的不易。”

微信图片_20221109093251.jpg

武俊杰也常常思考:“如何让新生更好地融入团队,如何提高老生的综合能力,如何真正实现团队中的‘传-帮-带’?”为了增强团队学生的学术交流和凝聚力,让知识可以成“幂”次级地发挥作用,他针对硕士研究生提出了“橙象读书会”活动,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素养;针对博士研究生联合团队老师发起了内部的博士生论坛活动,促进团队学生学术交流。从他作为研究生导师以来,武俊杰指导的研究生中一多半的学生毕业后到国家重点单位工作,同时他还协助团队指导的2名博士生获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名博士生获得全国博士后创新计划支持,1名博士入选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国际学者”计划、并获欧盟玛丽居里卓越奖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谈到未来的规划,武俊杰说:“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一流拔尖人才,是我矢志奋斗的目标;让雷达看得更清、辨得更明,是我努力追求的方向。”不管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他甘愿做好这粒不平凡的种子,勤勤恳恳,练就过硬本领,努力为成电这片茫茫沃土贡献出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编辑:何乔  / 审核:何乔  / 发布:陈伟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