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穿墙雷达、在线问诊、实验电磁炮、智能光感台灯、手机遥控导航系统、卫星轨道仿真软件、非接触隔空液位仪……这些千奇百怪的作品,都出自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之手。他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做出了许多“有趣味”“有内涵”“接地气”的作品。
今年,电子科技大学以展览促建设,推动各学院举办“新工科项目式课程学生学习作品展”,让教师的新工科教改成果、学生的新工科课程学习成果接受全校师生的“检阅”,既加强了新工科教改经验交流,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引领更多师生适应挑战性、研究型教学方式。
唤起好奇:在学生心里点燃一把“火”
12月2日下午,自动化工程学院在清水河校区主楼C区广场举行“无挑战,不青春”新工科教育学生作品展,展出了4门“新生项目课”、9门“挑战性课程”和3个“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项目的30多件学生作品。
曾勇校长参观自动化工程学院新工科教育学生作品展
2020级本科生司致远在“可穿戴计算机系统设计”课上做了一个“织物干电极与心电监测胸带”,可以“穿”在身上实时监测心电数据。还有的学生利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做出了“俯瞰家乡环境变化”的软件、智能避障小车、趣味微波电路等作品。
做出实实在在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新奇又振奋。“刚开始做东西,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恶补许多课本之外的知识,但最后做出来之后很有成就感!”司致远表示,“这次锻炼不仅提升了设计与动手能力,也让我们发现平时学的专业知识可以用在各个领域,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学期以来,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物理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等纷纷举行了学生作品展,让学生自己做“讲解员”,介绍作品的原理,分享参加挑战性学习的方法和体会。
各学院举办新工科教育学生作品展
在11月22日下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举行的作品展览现场,2020级本科生王心如、梁嘉辉、田文文、刘翰彧展示了一款实用的“智能光感台灯”。2019级本科生秦亮、李旭升、李昕瞳展示了共同设计的“花园宝宝在线问诊”小程序,以“帮助人们在疫情期间远程就医”。
“珊瑚红、玫瑰红、豆沙色、奶茶色……哪个颜色好看呢?‘小盼的口红商店’可以帮你智能配色!”2019级本科生刘康来与同学组队开展基于兴趣的研究探索,采集了诸多口红品牌的不同色号RGB数值,并设计了一款智能软件,能够贴心地帮助女生识别和推荐口红色号并实现了虚拟试妆功能。
“‘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的核心价值就是要‘唤起好奇、激发潜能’,只有唤起好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李晓峰教授表示,“许多‘新生项目课’虽然只有1个学分、20来个学时,但只要让学生觉得有趣,在他们心里点燃一把火,这个学分就用得值!”
激发潜能:“越是有难度,越是有滋味!”
“做这个作品,用到了哪些知识?”“这个智能车的行走路线是你事先输入的,还是它实时探测的?”“这个作品的挑战性在哪里?”“你们做了哪些创新性工作?”“这个作品有什么重要用处?”……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在参观学生作品展时,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难题”,以考察学生是否真得从这些课程中得到了锻炼、取得了收获。对于参加“挑战性课程”或者“科研育人”项目的学生,他的提问也会随之更加深入、更有难度。
在自动化工程学院的作品展上,同学们展出了三件“基于多维映射的瞬态信号捕获与分析”作品。虽然名称一样、原理相通,但设计各思路有不同。这门课程是进阶式挑战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初阶、中阶向高阶迈进。曾勇分别请学生解释了作品的独特之处,并鼓励他们“努力做出创新性成果”。
前来参观作品展的还有学校教务处和各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以及来自各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徐世中教授每次参观展览,都要问一些“刁钻”的问题,“故意逗逗这些孩子们”,启发学生从不同的维度深入思考和优化自己的作品。
在参观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作品展时,他从“投资人”的视角询问学生:“我可以花几十块钱就实现你的产品功能,成本更低,那么你的作品到底有哪些地方能够打动我呢?”学生回答后,他还不依不饶继续追问,鼓励学生要“学会讲故事”,说出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做作品是一个挑战,要把作品讲清楚也是一个挑战!”展览结束后,学生感叹“迎接师生参观提问就像面临一场大考,但考过之后会很受启发——之前只是想着把东西做出来,确实没有从用户角度考虑过生产成本、产品体验等问题。”
挑战性学习过程中的碰壁和磨炼,最终为成了学生成长的阶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嘉龙说,自己本来只想做一个二维的“卫星轨道仿真软件”,但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最终作出了三维仿真软件,更好地掌握了模拟卫星轨道的方法,也对天地一体化通信导航系统有了更深的理解。
营造氛围:让新工科教育“质量文化”深入人心
为学生的课程作品办展览,是促进新工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探索。2017年6月9日,航空航天学院发起《工程创新与设计》课程创新成果展览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并一直坚持每年举办,在学院内外形成良好示范作用。
近年来,航空航天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格拉斯哥学院等各学院纷纷自发开展学生作品展览,并邀请其他学院师生参观,加强学院内外的经验交流。2021年5月,学校教务处总结经验,正式发布了《关于启动“挑战性研究型新工科教育学生作品展”的通知》,有组织地推动学生作品展览蓬勃开展。
“作品展”采用“教务处主办、学院承办”的方式,“成熟一个、实施一个”,俨然成为“学在成电”的闪亮名片。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精心策划和设计本学院的新工科教育学生学习作品展。据介绍,“作品展”包含“挑战性项目式课程学生学习作品展”“新生项目式课程学生学习作品展”“‘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学生学习作品展”和“新生课外创新实践学生作品展”等系列专题。
经过调查研究,学校先行启动了“挑战性项目式课程学生学习作品展”“新生项目式课程学生学习作品展”和“‘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学生学习作品展”三个专题。其他专题将在条件成熟后择机举行。
教务处通过“成电微教务”微信公众号热情邀请广大师生参观展览
据了解,电子科技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深入推进高水平新工科教育,以新理念全面重构了“唤起好奇、激发潜能”为核心的培养方案,在所有工科专业全面建设了始于新生、贯通四年、逐级挑战的新工科项目式课程体系,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新工科教育成果。截止目前,学校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标准,已建立了1122门挑战性研究型课程,认定校级“标杆课程”124门,5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教务处处长黄廷祝表示,大力推动“新工科教育学生作品展”,可以促进新工科教育改革举措和经验的阶段性总结与交流,彰显新工科建设成果与学生学习成效,促进新工科教育“质量文化”的形成,让新工科教育的理念更加深入广大师生心中,推动新工科教育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
编辑:肖洁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