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标杆示范作用,促进研究生课程质量进一步提升,研究生院自2018年启动了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公共基础课和各一级学科(类别)专业课为重点,充分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至2020年,经学院推荐、学校专家评审、研教指委审议通过,学校已立项了三批共146门“精品课程”。新闻中心特开设【研究生精品课程】栏目,分享这些“精品课程”基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从课程目标与定位、课程内容、教学和考核方式、课程特色和成效等方面总结梳理其经验心得,与师生读者共享。本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让新教授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中的教学经验。
怎样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怎样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怎样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纷繁复杂的世界?怎样激发学生爱国奉献、科技强国的热情,进而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出“成电贡献”?……
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组所有老师们的初心梦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让新教授的初心梦想。王让新说:“成电有使命、有情怀,是一所诞生在社会主义怀抱中的大学,成电学子更应该自觉地把人生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起来!”
贯通历史和现实
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共有“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全球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当代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当代文化建设与历史虚无主义”“当代科学技术与思维方式”六个专题。
这门课程本学期共有4个教学班(清水河校区3个、沙河校区1个)。为了讲好这门课,课程组配备了强大的师资。其中,王让新教授讲授“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专题,其他专题由吴满意教授、商继政教授、吴晓云教授、叶本乾副教授、欧阳彬副教授讲授。
正所谓“有破有立”。在互联网时代,各种错误思潮众声喧哗。在这种环境下,要讲好“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就不可避免地要有力回击各种错误思潮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道路的攻诘,让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道路首先在学生的脑海里稳稳地“立起来”。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没有过时?”“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王让新教授并不是从教材到教材、从理论到理论,而是引导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发现其必然性。
历史是一面镜子。王让新带领学生深入到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尤其是近代中国尝试各种“主义”救亡图存的历史进程,并指出:“马克思主义虽然从国外传入,但它绝不是偶然的选择、强加的选择,而是中国人民自主的选择、历史的必然选择!”
他还解读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核心价值上的相通性,告诉同学们“共产主义”与“大同世界”在价值观具有相通性,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与“平天下”也具有相通性。
他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是在多种“主义”尝试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洋务运动师夷长技失败了!百日维新师夷长制失败了!三民主义全盘照搬西式民主失败了!而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就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了马列主义就一定会成功。王让新从现实维度,对比近代中国和俄国的不同国情,分析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以及“本本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惨痛损失的历史事实,充分论证了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改变中国的命运。正是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才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立足时代之基,回答了时代之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王让新希望同学们学深悟透,将其作为自己“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主心骨和定盘星”。
融汇校史和校情
激发成电学子科技报国的使命情怀
由于这门课程面向全校的博士研究生新生,每次开课都有来自各个理工科专业的博士生选课学习。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王让新十分注意结合成电的光辉历史和学科特点,激励学生的科技报国使命和情怀。
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9月15-27日,党的八大圆满召开,闭幕后第三天,成电就在沙河校区开学了。
“作为成电的学生,同学们更要热爱社会主义,因为成电是直接诞生在社会主义怀抱的一所大学!”王让新常对学生说,64年来,成电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1960年,成电就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划归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从“211工程”到“985工程”,再到如今的“双一流”建设,成电从未缺席,一直站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方阵。2017年成电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
“64年来,成电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信任和期待,始终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创新支撑。”王让新希望同学们把成电人的这份使命和情怀代代传承,为国家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进入新时代,科技竞争更加激烈。王让新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指出,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而同学们所在的电子信息专业,无不是国家和行业产业的重大战略急需。今天的中国已经从“跟跑”转向“并跑”以及在部分领域的“领跑”阶段,越是进入创新的“无人区”,就越是需要同学们充分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结合中美战略竞争的现实,他鼓励同学们,没有任何国家、任何人能够阻挡中华民族自主创新的步伐,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因此,同学们要把压力转化为奋进的动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他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并详细分享了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以及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的爱国奉献故事,激励同学们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创新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去。
激发自主和自觉
带着问题意识研究“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
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认清世界大势,科学判断社会走向,离不开有力的理论武器、科学的思想方法。而掌握了有力的理论武器、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要回归现实,活学活用,寻求“中国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该课程的几个专题内容,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全球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当代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当代文化建设与历史虚无主义”“当代科学技术与思维方式”等,都着力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分析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中来。
这样做,既是为了在具体实践中帮助学生深入体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具体应用。因此,虽然课程组每位老师在讲授技巧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但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则殊途同归。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时代的问题。王让新表示,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才能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不断有效破解前进中的各种难题,为开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做出成电学子的贡献。
讲课时如此,考核时也是如此。该课程考察学生的方法,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比为30%,内容是让学生阅读5篇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及经典著作,并分别撰写5篇不少于800字的读书笔记,旨在引导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期末成绩占比为70%,为开卷考试,所出的题目都是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立足现实、关心现实、回归现实。
“有一种观点把世界乱象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它曾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做‘潘多拉的盒子’。请问,应该如何辩证分析和看待当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如何理解社会治理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问你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思考?”……这一系列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加深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
光电学院2020博士研究生田品表示,“这门课具有历史深度和理论厚度,也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坚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道路的自信,也使我们努力把世情、国情、校情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了为解决‘卡脖子’问题贡献智慧的信心和决心!”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