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听讲座、上网课……第五届“研究生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月”(以下简称“交流月”)正式拉开帷幕。从6月15日起,来自校内外的近100名专家将在未来四周为我校研究生开设46场高水平讲座和42门课程。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的“研究生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月”全部在线进行。按照中央和教育部决策部署,学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培养引领学术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军人才。据统计,目前已有近万人次研究生选修在线课程,在“云端”乐享“精神大餐”。
信通学院邀请四川大学刘凯教授讲授《结构光三维成像》
“精神大餐”:营养丰富“科学搭配”
6月15日是“交流月”正式拉开帷幕的第一天。当天上午1-4节,“结构光三维成像”“科学素养导论”“航空航天前沿技术与问题选讲”“恋爱、婚姻、家庭与人的全面成长成才”等4个门课程开讲。
下午5-8节,“社会研究:设计与写作”“创新思维:启蒙与实践”“实时计算”“翻译技术与项目管理”“美育之旅”“量子力学的哲学和逻辑”等6门课程同时进行。
据了解,本次“交流月”共开设内容有文有理,“科学搭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选择。其中,学术前沿专题讲座28个,行业发展分析及技术研究讲座15个,人文素质讲座3个;开设高水平学术课程14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16门,高水平企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12门。
在内容方面,既有关于5G、大数据、“新基建”等当下热门的前沿学术内容,如由高级工程师马献章带来的讲座《新基建、新机遇、新挑战》等;也有行业现状、人文教育等丰富内容,如由中兴通讯高级工程师讲授的《5G通讯技术及电子组装可靠性》、我国著名美育专家陆阳秋教授讲授的《美育之旅》等。
研究生院邀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副秘书长陆阳秋讲解《美育之旅》
学校积极加强课程思政,在各类讲座和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理想和情怀。
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叶本乾副教授讲授的《中国政治的逻辑》,通过分析中国政治发展过程及其现代性的创造性转换,透视中国政治的内在发展逻辑,探讨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现代国家建设规律,以坚定“四个自信”,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和理解力。
外国语学院徐世红教授讲授的《中华文明史》,从历史、哲学、科技、交流等方面介绍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事件、主要人物、主要观点和文化传承与影响,着力提升同学们的文化自信。
中国电科首席专家马晋毅研究院在讲解5G时代微声器件时,鼓励同学们要勤奋努力,为解决缺“芯”少“屏”等“卡脖子”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
“自助”选择:想学什么就选什么
受疫情影响,研究生们虽然不能全部返校,但学校坚持人才培养目标不放松,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不延迟。在学校各部门、学院的精诚团结、协调配合下,此次“交流月”如期举行,各项活动均在线上顺利开展。
据了解,本次交流月的所有高水平专题讲座信息,在此前一周都在研究生院和各学院网站进行了公布。研究生院的相关微信公众号和各学院的学生QQ群也进行了通知公告。研究生院还制作了详细的“操作指南”电子版,发送给研究生查看。
高水平课程对系统性地丰富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系列课程又分为两种,其一是学术和创新类课程,其二是人文和创新类课程。所有课程都在选课系统内进行网上选课,研究生可根据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
丰富的课程内容,受到了学生的喜爱。由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研究员陈爽开设的《航空航天前沿技术与问题宣讲》,选课人数达268人;由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江维副教授开设的《实时计算》课程,选课人数达250人。《美育之旅》和《量子力学的哲学和逻辑》的选课人数,都在200人以上。
精心准备:全心全意培养人才
自2016年起,学校已连续4年举办“交流月”活动,来自世界知名大学、重点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学者为研究生开设专题讲座和课程,带来了学术前沿知识、行业技术发展前沿、艺术文化的交流,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文化体验,同时学术沙龙、青年教师教学观摩等交流研讨活动也促进了学校师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今年的“交流月”活动,得到了各学院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信通等20个学院都举办了高水平讲座或开设了高水平课程。
部分课程安排截图
本次“交流月”邀请了来自校内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知识和智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专家教授,中国电科、华为等行业企业的牛人大咖,纷纷欣然来校授课。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核心使命。”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生培养处处长兰中文表示:“虽然今年的‘交流月’活动受到疫情影响,但学校自今年2月以来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生线上教学,运行效果很好。有这个坚实的基础,相信‘交流月’也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