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12月12日,学校召开2019年深造工作总结会。会上,格拉斯哥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等四个学院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新闻中心整理出四位代表的发言稿,以飨读者。以下为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刘庭廷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机电学院的辅导员刘庭廷,很荣幸能在这里分享自己对于深造工作的一点思考与感悟。
今年9月,我迎来了机电学院本科2019级10个班级的298名可爱的新同学,我为每个班级选配了一位“荣誉导生”,他们是本科2015级的十位深造优秀学子。看着他们在QQ群与新生聊人生话理想解疑惑,仿佛四年前的一幕幕又映入眼帘。
今年6月,我送走了2015级326名毕业生,253人继续深造,深造率77.61%,出国(境)64人,出国(境)率为19.63%,虽然这样的数据放在全校看,并不算耀眼,但对于机电学院来说,在连续三年实现平均9%增长的基础上,我们再次增长了6.8%,在300人以上规模学院中名列全校第二,又一次刷新了学院历史。
在准备今天的汇报时,看到这些增长的数据,自己由衷的高兴和骄傲,但同时我也在想,我们总说“不忘初心”,于我而言,深造工作的初心又在哪里呢?
一、小我与大我
我在刚入职时就接手了这个年级,那个时候我还不清楚为什么要做深造工作,当时心里就一个想法,我要对学生好,要让每个学生成长成才。让每一个“小我”茁壮成长。为此,我和班委一起制定班级计划,设立年级委员会,开设早自习托福、雅思班,在B站直播“廷姐大课堂”,通过师生午餐会、科研导师计划、学业规划会、生涯指导会,让每一个学生明确目标,合理规划。
但合理的目标没有那么容易树立,机电学院的学生专业调剂率高,学生盲目考外,考研成功率低;贫困比例高,就业诱惑大,一心只想工作;资源相对缺乏,工业工程无硕士点,电气专业无博士点,严重影响学生深造意愿。
就在他们准备考研的那一年,中美贸易战开始了。我们每年都开“向左走,向右走”生涯指导大会,但2018年的这个大会格外不一样,我曾以为我们的学生恐怕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但在那一年的那一天,“只有一个个小我强大了,国家和民族才会强大”“作为机电学子,我们天然承担着中国制造2025的重任”,这两句话赢得了最多的掌声。我开玩笑的讲,感谢特朗普总统帮我们做了那么好的学生深造动员,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慢慢体会到,深造工作确实是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目标途径中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控的方法。而我们身为高校思政辅导员,就是要培养出一个个更好的小我,让他们去成就祖国的大我。而这,才应当是我们做深造工作的那份最初的初心。
那对于人才培养的使命,我们该如何承担?
二、马拉松与接力赛
深造工作一定是一场艰苦的马拉松,短期内难以有明显成效。跑赢这场马拉松,离不开每个时间节点的合理规划以及稳健的节奏。
抓深造,不能从大四才开始,大一树立志向,大二过程监督,大三合力育人,到大四保驾护航,四年每一个学期进行一次学生动态情况跟踪,贯穿全过程,抓住关键节点和重要环节,稳步推进,有效引导和帮扶。
同时,深造工作还是一场接力赛。院领导、系主任会在凌晨2点陪我们商讨录研,在前方领跑;研一和保研学生会组成深造工作突击队,搜集出国(境)、考研信息进行分解指导,在前方带跑;专业教师能提供学业指导,陪伴左右一路跟跑,而我们的家长、校友则是补给站、救援队、啦啦队,默默无闻,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在这四年的深造工作中,我们让每位老师都成为播种机,每个同事都是战斗力,每个家庭都是同心圆,我们步调一致,各显神通,在马拉松与接力赛之间,开展精确指导与地毯式轰炸,深造工作中真的一个学生都不能少,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我还记得孙同学,一个连降两级的学业困难学生,沉迷游戏、父母没辙,我和他一起探讨微积分,陪他上自习,请他担任辅导员助理,从学业帮扶到信心树立,原本以为自己会退学的他,在今年6月已顺利毕业并赴日本千叶大学深造。今年教师节,他寄给我的巧克力,是我吃过最甜的巧克力。
我也还记得王同学,他离保研只差一名,怒而报考浙江大学,奈何393分却被拒之门外,挖掘调剂资源,多次谈心谈话,本来一心只想二战的他,突破上交、复旦调剂生重围,成功调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现正在清华大学联培,师从张信威院士。
这四年,不管是在马拉松的赛场中,还是接力赛的跑道上,我们从来不想、不愿、不会放弃每一位学生,这才让实现了从44.02%到77.61%的飞跃。
三、自转与共振
而伴随着飞跃的数据,我们的工作认知也在飞跃。在座的辅导员都清楚,深造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这些年,我们全体辅导员都围绕这个核心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将深造融入每一次知识传授,从线下到线上,将深造融入每一次真实交流,从教室到宿舍,将深造融入每一个校园空间。
这四年,我们和专业课老师们的联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这四年,我们与家长沟通越来越畅通,越来越有效。这四年,我们与教务、研究生、国际、人事配合越来越和谐,关系越来越融洽。这四年,领导们言必称“人才培养”,学院越来越重视,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现端倪。
用我们的工作自转,带来全院人才培养同频共振,我想,这才是做好这份工作的更大意义。
四、成长与成才
而除了这些学生的成长,学院工作的进展之外,深造工作让我最大的感受便是,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我想,深造对我而言是一次育人理念的洗礼,从最初的只想为学生好,到后来能在工作中融入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的发展,到现在可以融入国家和行业的发展,我能体会到,我在为国育才,岗位虽小,但是责任重大。
同时深造工作也是一次育人方法的锤炼,辅导员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它要求我们是多面手,但又要术业有专攻,因材施教,深入人心的每一次尝试,都让我在深造工作人才培养的方法上有了成长和进步。
当然最重要的,深造工作还是一次初心的检验,四年前,同为英才实验班的同学一同研究生毕业,他们有的继续读博,有的选择了世界五百强企业,而我选择留校当辅导员,当时我说自己真的热爱,四年了,在一次次事无巨细的工作中,在一次次十分繁琐的交流中,在一场明知道付出不一定有好结果的工作中,在送走2015级,又马上迎来2019级的一个又一个四年中,现在的我依然满怀激情,很安心、也很用心的带着我的新学生。深造工作是一块初心的试金石,它让我明白我对学生工作那份真正的爱。
当然,所有的一切不是通过我一个人就能做到的,感谢我的两任搭档,感谢为15级深造工作默默付出的所有领导、科室小伙伴。没有你们,也没有最后的2015级。
(整理人 卿晗 学生记者团 王旭)
编辑:卿晗 / 审核:卿晗 / 发布:陈伟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