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11月7日,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会在清水河校区闭幕。闭幕式上,航空航天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格拉斯哥学院等三个学院代表和党委学生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四个职能部门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以下为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爽的交流发言。
我汇报的题目是《多方协同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探索》,分两个部分:一是多方协同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建设背景,二是多方协同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建设情况。
一、多方协同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建设背景
国际上工程教育持续推进,我国的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是在2017年上半年,不到半年的时间,紧锣密鼓地完成的。这说明,国家在工程教育上的信心和推动力是非常大的。
我校在全国率先进行了改革,包括改理念、修方案、去陈纳新,优体系;变模式、强挑战,激发创新,提水平;探方法、建金课,科研育人,保质量。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部署下,各学院结合自己学科的特色,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逐渐形成工程教育的“成电方案”。
二、多方协同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建设情况
光电学院近年来也开展了新工程教育建设工作。建设的总思路是:对内重构课程体系、注重工程引导、加强能力培养;对外加大产学融合、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共建范围。因此,我们建立了“课程中心/创新中心/校企中心”育人体系,依托这三个中心,加强课程质量、创新能力、专业建设的相关改革。
1.重构课程体系。在这方面,我们有两个变化,一是变“知识核心”为“能力核心”,以通识课程加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是以知识为核心的,强调的是“学”,我们逐步认识到要以能力为核心,强调学生的“做”。二是变“独立模块”为“系统递升”的课程体系,通过基于项目递升的课程体系,可以把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功能完全嵌入其中,让同学们边学边做。因此,我们建设了逐级挑战性、跨学科、基于项目的研究型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在初段不分专业,到了中段每个专业建立基于项目的设计性课程,在高段每个专业提供了基于项目的挑战性课程,到了终段就是毕业设计。这种体系的特点是什么呢?首先,这些项目其实挺“高贵”的,高贵在什么地方?课程全是学院的优势科研团队来建设、指导。其次,这些项目是“可变”的,从我们培养方案来看,好像就那么两三门课,但是每门课的后面是一个项目群,我们会对课程进行评估,部分课程要进行更换,目的是希望学生最早接触到最新最热的技术。同时我们做到了“全程”和“全覆盖”,从大一到大四,学院的三个专业的学生都要经历这样的课程体系。
2.分类推进课程改革。比如,我们的专业基础课,全部实现了“小班研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力求研讨、设计内容来自科研或工程。比如我们的《量子力学》,用“爱因斯坦为什么没有考虑多光子吸收? ”作为小班研讨的话题;《物理光学》提出“利用激光干涉测量引力波的原理及改进方案”作为研讨题目;《应用光学》要求学生完成“相机景深现象的动画显示”课程设计;《固体与半导体物理》要求学生完成“晶体结构的动画设计”课程设计。通过这些环节,帮助同学们理解学为所用,促进能力全面提高。专业方向课程基于项目挑战学习。比如《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漆强老师带领他的团队自制了课程平台,依据学院三个专业的内涵还做了功能扩展,编写了教材,并全面改革考试方法——要通过实物制作、比赛测试、撰写报告、比赛答辩才能拿到学分;还有《光机电算一体化1/2/3》,这三门课组成一个典型的进阶型的课程,这个课程从低年级的学生开始引领,低年级同学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出好玩的小作品。同时,《光机电算一体化1/2/3》也是学院把竞赛进行课程化改革试点的课程。在今年8月的全国光电设计竞赛的总决赛中,我们的一组大二同学抽到了第一个出场,但是他们非常自信、非常完美地完成了比赛,跟高水平大学的硕士博士PK,一点不逊色,最后拿到了最高奖——特等奖。说明我们近期所做的教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初步得到了显现。
3.变“演示-基础-综合”实验体系为“兴趣-专业-创新”体系。把原先实验体系里面的演示实验内容全面进行改造,并放到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去。一方面压缩实验课程的水分,另外一方面提升理论课程的质量。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吸引到了优秀青年教师参与到实验教学研究中,把他们的科研转化成教学。
4.课外实验教学逐步形成体系。同学们在学校的三个暑期实践任务分层更明确,更具“小学期”功能。大致内容是,大一同学们要企业参观、国际学堂和社会实践,通过企业参观让他们调研产业;大二安排生产实习、国际学堂和科创竞赛,通过生产实习让他们接触企业;大三安排了研究实习、工程设计和科创竞赛,进研究所“研究实习”让同学们能深入企业。
此外,还通过举办“企业论坛”、与企业共建实验班、企共建实验平台、课堂开到企业去、校企共办科创竞赛、共同培训教师等方式探索校企合作的新的方法,探索多方协同的“新工科”建设新模式。
接下来,学院将继续在学校、教务处领导和组织下,坚持“落实,落实,再落实”,在落实中创新,通过创新提高改革效率。统一教师们的认识,发挥他们的智慧,引导他们热情投入新工科改革。
“全过程、全包容、全员”的工程教育,任重而道远。
(整理人:卿晗 学生记者团 高千雯)
编辑:王晓刚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