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尧德中教授讲述“国际化伴我成长”
文:王晓刚 学生记者团 毛彦乂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9-10-23 4850

  “国际化是一个开放、求知的观念,让我不断有新的梦想!”10月21日,成电国际·第十一届国际教育交流周开幕式在清水河校区举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尧德中教授应邀作了主题演讲,以“国际化伴我成长”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副校长熊彩东出席开幕式。

faece539fca01939a85b36c7111ee982.jpg

  演讲中,尧德中教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了国际化对自己的人生意义。他把自己的成长分为13岁以下的“有梦的年代”、13-29岁的“筑梦的年代”、29-50岁的“解梦的岁月”、50岁之后的“依然有梦的年代”。

  回忆起13岁之前的童年生活,尧德中说,童年时期的“国际化”就是向往乡村以外的世界。那时候,他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偶尔,他会步行几十里去看坝坝电影,很好奇电是怎么“磨”出来的、电影里的人是怎么从屏幕上出来的、他们平时躲在什么地方。然而,“快乐童年,没有留下自己的一张照片;心比天高,没有走出体能支撑的圆圈。”

  13-29岁的青春岁月,是他刻苦求学的阶段。他尤其对难“啃”的英语下了苦功夫。高中时他才开始学英语,普遍用中文注音,例如,Good morning(鬼摸您)、Sentimental(山东馒头)、Digital(低级透了)、“Come on! Let’s go!”(快马,拉死狗!)。那时候,他的梦想是参加高考、考上大学。

  1981年,他考上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物理系,圆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梦。大学期间,他继续“啃”英语词典,但他从未奢望出国,那时的梦想就是考研。1985年,经过努力学习,他考取了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土壤化学系。

  研究生阶段,他开始“用”英语,并发表了人生第一篇英文论文,题为《红壤中磁性矿物的磁性与含量的穆斯堡尔谱研究》。当时是先写中文,再逐字逐句翻译成英文,再修改英文版本。读了许多英文文献后,他深感中外科技的差距。他说:“同样是追求科技,我们却在学英语上花了那么多光阴,与出生在英语世界的人相比,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他鼓励同学们,“英语还得学、必须学,不仅要学,还要用。”

  1989-1991年,他在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物探系攻读博士学位。此后,他尽量“用”英语。在这一阶段,他的英文论文发表后,有时候国外的学者会寄明信片给他,索要他的论文单行本,这让他初步体会到了“没有出国的国际化”,并萌发了“出国看看”的想法。

  29-50岁,是尧德中的“解梦的岁月”。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说:“没有所谓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尧德中“解梦”的切入点,就是研究脑科学。他向同学们通俗地讲解了脑科学的发展脉络,并介绍了自己的三次出国访问经历:

  1997-1998年,他带着对脑科学的疑问第一次出国,到美国芝加哥研究脑电;2000-2001年,他带着疑问第二次出国,到加拿大研究心理学;2003年10月,他第三次出国,到素有“童话王国”美誉的丹麦,在Aalborg大学深造,2005年获得生物医学博士学位。

d92be76edcfb44d7886313c3f4bbd9c4.jpg

  对脑科学尤其是脑电的深入研究,让他“换了一个思维继续解梦”。他说,“大脑是个黑箱,不容轻易打开。但是,脑电是大脑泄露出来的信息,则是可以解译的。”多年来,他在“脑波音乐”等方面,做了许多卓著的研究工作。

  在学科平台和国际合作方面,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此后,又成功申请了科技部神经信息国际联合中心、神经信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高场磁共振脑成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国际国内更多的优秀学者汇聚而来,研究方向也慢慢扩展到了越来越多的领域。

  2016年,他参与发起CCC-axis国际脑合作计划,即中国(成都)(China)、加拿大(Canada)、古巴(Cuba)三方共同参与的国际脑计划合作(简称“CCC”合作)。他们搭建的国际化合作平台(WeBrain),是重要的脑影像科学计算平台,可以让全世界研究脑科学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在云端相会”。2017年3月10日的ESI数据显示,我校的“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前1%。

  50岁是人生的一个分叉点。50岁之后,又将何去何从?尧德中说,“50岁以后,依然有梦!”他认为,当前,脑科学进入了新时代,也需要更加深入地迎接大挑战、解决大科学问题,更加需要大数据、大开放、大合作。在这样要时代,他对自己的期许是:“勤于学习,越老越要不耻下问;勇于创新,越老越要国际视野。”

  他鼓励同学们,“国际化是内涵,出国留学是手段之一。国际化让我不断有新的梦想,国际化永远在路上。”希望同学们多关注脑科学及相关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决定你一生的高度。”

  本次讲座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主办,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