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心情驿站】一个辅导员的故事,你有兴趣听么?
文:韩孟洁 来源:计算机学院 时间:2018-09-30 2540

一直想对刚进入大学门槛的千禧宝宝该说些什么但犹豫了很久。近段时间,你们也许听了许多来自校院教授、师者、师兄师姐们的经验分享,教你们如何度过大学时光。我辅导员,是你们在中学阶段也许从未听说过的角色

与我一样,辅导员们无不是平凡地在大学里见证与陪伴一批批学生的成长因此,我没有什么权威鸡汤煲给你们,但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试着讲讲自己的故事给你们听,希望也能带给你们些许启发。

大学里,总会有令人羡慕的“人生赢家”。他们似乎总能处理好一切,优雅地保持着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惹人欣羡。他们成绩优异、彬彬有礼、十项全能还颜值爆表于是,很多说,在大学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平衡。

但是,当很多同学不明所以地努力践行这种平衡时,我遇到越来越多焦虑的学生问我,“韩老师,我努力了可还是做不到,为什么?我该怎么办?”我的答案是——平衡只是个假象,所谓平衡只是在漫长的人生道路里的总体评价和表现,在短暂的时光里根本没有所谓的平衡,因为不同的时期、人生阶段必然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追求时刻的平衡除了让自己心力交瘁外,别无他用。

我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曾面临过同样的困惑。刚进大学时,带着来自新疆小城姑娘的新鲜与好奇走进一所全国顶尖的综合类重点院校。我没有想过大学该怎么过,只是参加一切我觉得有意思的事,社团、学生会、志愿者、班级活动,十处打锣九处有我,每一个我都搞得有声有色,各种荣誉奖状也拿了不少;讲座、论坛,学校时不时请来的重量级嘉宾,无论哪个学院的感兴趣的我都去听;时不时地当然会逃几节,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让平衡

我这样做的结果是,大三保研时,全系4个名额,我是第5名。结果出来还是心有不甘,并不是觉得自己一定要读研,而是觉得这么少的机会一定代表着更好,可怎么就没我的份了呢?这就是对我而言不可能实现的平衡!

每件事我尽力了,也都希望去追求最完美的结果,但因为投入重点不同,必然不可能每个结果都完美。当然,我丝毫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和度过大学的方式,它丰富了我,让我探索自己,也认识了一帮直到毕业十年后仍能彼此交流朋友。

再说说今年,在工作若干年后,我还是坚持该继续提升自己,选择读博士,在这段时光里,除了白天甚至有时还需要晚上加班处理完工作后才有时间复习看书,大概有几个月的时间,我没有参加一次朋友或同事聚会,没有周末,几乎没有陪伴家人去休闲,更别说自己喜欢的那些有意思好玩的活动了。当然,我也拿到了这份宝贵的录取通知书。

看,哪来的平衡?即使在毕业和工作多年后,我仍做不到全方位的平衡,只能在每个阶段做好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用某个阶段的不平衡,实现我们最终追求的那个完美状态,因为平衡是动态的、是长期累积的结果,绝不是一个短期行为。

我并不是鼓励你们一定按照我的道路去塑造自己的大学,它不一定适合你。因为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不要相信有什么可以复制的成功之路,找到你自己,知道这个阶段什么对你最重要,努力去做就好。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你为什么读大学?人生可以有无数种选择,你一定需要想明白为什么选这条路,才能坚定地走好这条路。也许你之前根本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也许到目前为止你的人生经历都是和读书这件事紧密相关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然后顺成章地接着就来读大学了。可为什么呢?你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条路呢?

对于那些家境一般甚或贫寒的同学,如果你希望尽快或者帮助家庭解决经济负担,在如今教育培训如此多元的当今中国,花同样四年甚至更少的时间去学一门过关的技艺傍身,辛勤努力地工作,月入上万不在少数;没有太多经济负担的同学,父母大多不指望靠你工作养家,那么,你选择读大学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的答案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更充盈,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未知,发现并创造美好。让唯一宝贵的这次生命不止是为生存而活着,而是能更有质量地存在于这个世界。对这个广袤的世界我有很多的好奇,总想知道为什么,还有我能做什么。说小了这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说大了为这个社会能贡献些什么。人生转瞬即逝,设想下几十年之后当你白发苍苍,回首往事和一生时,发现自己只是忙忙碌碌地活了而已,你不会遗憾和后悔么?

有人说,青春是拿来挥霍的,我不同意!青春一定是拿来奋斗的,你还有大把的时间去贪图安逸,享受生命,着什么急?此刻在键盘上敲击文字的我正远在大洋彼岸访学交流,租住的同屋室友有六个,都是匹兹堡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学生,有两个我来了一周的时间碰面的次数只有个把回。我很纳闷就住一个房子,为什么每天都见不到人呢?今天才得知,因为他们一般都是学习到凌晨三四点睡,早上八九点就出门上课或自习到晚上九十点才回来,刚好和我的时间错开。而他们,这些年轻人就是未来跟你们站在一个世界舞台竞争的人。

当清晨闹钟响时,你挣扎要不要从暖和的被窝里爬起来去看书时;当周末犹豫独守实验室的孤寂还是奔向花花世界的繁华热闹时;当纠结是享受游戏、淘宝、抖音、刷剧的欢愉还是安静单调的图书馆、教室时,当你已经靠自己的努力站在一所全国顶尖双一流大学的起跑线上有那么点沾沾自喜时,请记着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年轻人起跑线不逊于你,却在拼命奔跑,而奔跑只为了最终见到和创造更美的世界,不负此生。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王晓刚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