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最初的梦想 绝对会到达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在我的字典里,从未有“认输”二字
选择考研,大概是为了弥补很多遗憾。
高考的阴差阳错,让本来对文字兴趣浓厚的我读了法学。面对“砖头”一样厚的教科书,一直有些望洋兴叹之感。所以一直想找机会学习一些自己更感兴趣的东西,入学之初我便加入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记者团,成为了一名学习记者,三年多的时间里,从跟随老师学习到独立完成新闻报道,我逐渐对新闻传播产生了浓厚兴趣,我想这便是我所热爱的。
成绩平平甚至成绩不好,是很多“局外人”对学生干部的看法,特别是在学校这样一种偏重学术的氛围中,成绩好坏似乎成了衡量一个人优秀与否的最重要的指标。本科阶段担任了很多职务:校记者团团长、院学生会主席、班级团支部书记、导生等等,也拿了很多奖:国家级、省级、校级……我本以为凭借这些成绩能够去争取“优秀毕业生”的名额,但是尽管我熬了两个晚上把申请表改了再改,内容丰富了再丰富,也难以改变可能早已经注定的结果。错失“优秀毕业生”可能是大四学年甚至是大学四年里对我打击最大的一件事,在我看来,那不止是一项荣誉,更重要的是一种认可。那段日子,难过了很久,也反思了很久,到底什么才是优秀?到底要成为一个怎样的大学生?后来,终于明白,与其抱怨,不如改变自己,适应现状。我希望考研是证明自己的一个机会,研究生阶段能够弥补本科的一些缺憾。
当然最重要的,出于热爱,四年了,我想实现的新闻传播梦。
没有空调的夏天,真难熬
大三的课程,着实不少,由于选修课提前修满了学分,我把能退的专业选修课都退掉了,腾出时间准备考研。但仍旧有很多课业,加上期末备考占用了很多时间,所以正式投入考研,大概是从暑假开始的。
2016年的夏天,清水河校区图书馆装修,空调不开放。除了燥热难耐,耳边还时常想起装修的噪声,对于备考关键期的我们实在是个考验。于是我“打起了游击战”,布雷德、立人楼,哪里有空座位就去哪里。每天晚上走在银杏大道,在昏黄的路灯光下结束一天的时光,那是回忆里最安详的时光。
八月,我去了一趟若尔盖,紧张的备考期里,想换个心情。用脚步去丈量,才发现很多地方和中学课本上讲的不一样,我发现,祖国的山川、河流、草原都如此秀美,都值得我们去热爱,去探寻。我发现人生应该有更多的追求,理想和那些远方一样,是应该去追寻的。
步履匆匆,来不及看银杏
这一年,寝室、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总是步履匆匆。这一年,有一种忙碌叫做:对不起,我在考研。有人说,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放弃一些东西,有舍才有得。备战考研的日子里,我错过了很多,愧疚于没能陪女朋友多逛逛街,愧疚于没能多给父母打几个电话,愧疚于太久没和朋友相聚,连见面打个咋呼都显得那么匆忙,遗憾于很多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
这一年,母校六十年华诞,许多老校友回家;这一年,创青春走进成电,学校将最高奖“冠军杯”捧入怀中;这一年,“小黄车”来了,时常骑着它往返于食堂和图书馆;这一年,图书馆改造,越来越舒适的环境让我更加留恋这里。这一年,银杏满地,却终究无暇顾及。
凌晨两点钟睡觉成了奢侈
提笔的时候,我已经快忘记了我当时是以一种怎样强大的心态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最后的冲刺期里,凌晨两点钟睡觉几乎成了一种奢侈,到了白天,就靠咖啡维持。早上八点的图书馆,凌晨两点钟15栋的阳台,几乎没有午休,一天就这么挺过来。
终于,那一天,到来。和我一起走上战场的还有学联的战友,倍感欣慰。
等成绩的日子,比备考都难熬。虽然初试结束了,但悬着的心始终不能放下。过完年就早早地回到学校,等着成绩出来。
2月16号是出成绩的日子。15号晚上,考研群里炸开了锅,一直等到凌晨十二点,研招网上还是查不到成绩,所有的网站都查不到。一点、两点……只好先爬上床睡觉,把闹钟设置到早上六点。
第二天早上自然醒,看了看手机,还没到六点,去查,还是没有,七点,八点,九点……直到上午十点,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的网站发布了成绩。考研群里顿时沉寂了,几家欢喜几家愁。成绩不高的我,显得进退两难,但想想既然已经坚持到了现在,就干脆一直坚持下去。半个月后,分数线公布,我过了。
如果说初试的准备还有那么一点掉以轻心,那么复试便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的。跨专业考研的我,在短短的时间内要把完全没有学过的知识研究透。那时候,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争口气,一定要考上。也许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本院考研大军“损伤”过半,我们剩下的人一定要坚持到底,就这样相互鼓励,集体的信念支撑着我们每一个人。
终于,3月21号晚上,我和室友查询到结果,我们都被录取了。
理想今年你几岁
喜欢听赵雷的民谣,不止是因为他质朴坦诚的歌声和那首充满着情怀的《成都》,更因为同是平凡的追梦者,他对理想的坚持让人产生极大的共鸣。
赵雷在《歌手》的舞台上演唱《理想》,我看到有人泪流满面:
又一个四季在轮回/而我一无所获的坐在街头/只有理想在支撑着那些麻木的血肉
又一个年代在变幻/我已不是无悔的那个青年/青春被时光抛弃/已是当父亲的年纪
理想永远都年轻/你让我倔强的反抗着命运
我想,每一个坚持理想在异乡打拼的人,听到这样的歌词都会有共鸣,不禁红了眼眶。在阴暗狭窄的出租屋里,在陌生的城市熟悉的角落里,在拥挤的地铁上,在昏暗灯光映照下的公交站牌前,在无数个疲惫了一天之后又加班的晚上,考研或工作的凌晨两点半……才华的臂力,正艰难地支撑如泰山压顶般的理想,一幕幕坚持努力的画面,像一盏盏祈福的孔明灯,飘摇在迷途的夜晚。
当我们还不能支撑起自己的理想的时候,能做的,只有拼命努力。
也许,没有经历过考研的人生,不完整
也许,经历过考研,得到的不只是一纸通知书,更重要的,是经历,它让人变的成熟。这一年渐渐地走向沉潜,学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内心变的比以前平和许多,一切都经过了、走过了、熬过了,内心可以沉静到扰不乱、动不摇。这是一种经历过得失之后的踏实和安详,有欲而不执着于欲,有求而不执着于求。
这一年,让内心从狭小走向辽阔,从狂乱走向沉静,从复杂走向简单。
一年考研路,烈火般的青春,外人看的永远是结果,过程只有自己知道。是的,我知道,苦涩、辛酸、不如意,奋斗、拼搏、不认输。青春,我知道。
也许,没有经历过考研的人生,不完整。
因为那是一场注定要自己去面对的战争。
它教会我什么叫梦想、坚持、倔强、不服输。
那一刻,我只相信自己。
我不会输给任何人,我坚信我能做到。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