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扎西”红意浓
文:李思扬 图:李思扬 来源:外国语学院 时间:2017-02-21 3479

    威信县古称扎西。扎西,彝语意为“山脚有水的坝子”,位于云南省东北角,地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扎西是新中国的红色圣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扎西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广袤无埌的扎西大地记录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篇章。前不久的假期,我和妹妹走进扎西,重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扎西苗寨,回味历史的沧桑巨变。

  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扎西,山水草木都浸润着先辈的足迹和身影,我们首先来到水田镇湾子苗寨。古老的湾子苗寨,是一个纯苗族居住的寨子,寨子至今还保存着完好古朴的苗族风情。湾子苗寨的房屋布局依“马蹄形”地势而建,苗寨内有历经四百余年风霜依然坚固挺立的“人字形”石墙和“城堡式建筑”老祖屋。导游告诉我们:八十年前,遵义会议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四川,在乌蒙深山密林里,长征中的中央红军,沿着宽度只够两三个人并排行走的崎岖狭窄小路,从四川走进云南,经过的第一个村,就是湾子村苗寨,所以,湾子村苗寨被称为“红军长征进入云南第一村”。而如今的湾子村苗寨也早已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村并选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我们随着络绎不绝的游人,走在湾子村林荫斑驳的小路上,目光所及,那一栋栋苗寨的古老房屋,与优美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古朴而幽静。看,湾子苗寨内至今还保留着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文化。传统“子门槛”苗族风俗、绚丽的苗族蜡染服饰和独具特色的苗族精致的手工工艺品让我们眼花缭乱。苗家女儿用质朴的歌声欢迎远方的客人,请您品一品苗家热情似火的苞谷酒,尝一尝苗家情意绵绵的糍粑,陶醉在苗乡风情,感受着苗家对游人炽热的盛情,我想:八十年前,我们的先辈在长征途中的湾子苗寨是怎样度过的?先辈们是否能想到他们为理想信念而奋斗建立的新中国,今天的美好生活呢?

  水田镇“花房子”,历史上著名的“扎西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花房子”的后面是一座翠绿的山,山的两边各有一条悠长深邃的石阶直通山下的“花房子”,石阶外斑驳的石柱由铁链串连起来,铁链上,历史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走进“花房子”,透过门窗上精雕细刻的花、草、鱼、虫,推开“花房子”镂空雕花的正门,看到小小的八仙桌摆在陈旧会议室的中间,桌上,还有红军开会时所用的烟袋、马灯,桌子正上方的墙上挂着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陈云的照片,我们仿佛走进了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

  导游动情的介绍:“扎西会议”是中共中央在遵义会议后召开的又一里程碑式的历史性会议,“扎西会议”完成了“遵义会议”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彻底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地位和军事上的错误指挥,把红军从濒临绝境中挽救出来,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扎西会议”也做出了“挥师东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等重大战略决策,确立了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的军事总路线,实现了战略方针的转移。为后来二渡、三渡、四渡赤水,重占遵义,南渡乌江、直逼贵阳、直插云南、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做好战略和战术思想上的充足准备,也为长征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走出“花房子”,沿着那三百多级石阶,爬上“鸡鸣三省”火炬塔的山顶,环顾四周,丛林叠翠。登高望远,满目青山扑面而来,穿越岁月的时空,我仿佛看到:八十多年前,在水田寨镇“花房子”,那些个寒冷的夜晚,伟人毛泽东熬红的双眼、手上点燃的香烟一闪一亮,在漫长的黑夜,思索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面对中国革命新的转折,毛主席豪情万丈,挥亳写下传颂千古的不朽诗篇《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两山夹一洞,抬头一线天”。两合岩位于扎西镇南面5公里处,全长500多米的峡谷,谷端至谷口处自然落差达200米,谷底最宽20米,最窄处仅容一人低头弯躯侧身通过。谷内蜿蜒曲折,崖奇石峭,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誉,扎西河奔腾其间,左侧峭壁下就是中央红军长征时曾经经过的两合岩古栈道。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在《随军西行见闻录》中描绘道此“为中央红军西行以来最险要处”。

  时光荏苒,八十年转瞬即逝,今天行走在两合岩,依然感到山高路险,我不知道当年,长征中的中央红军是怎样穿过这人间天堑的。可是,我明白,这似乎是大自然的偏心,给我们的世界留下的最壮美景观,因为再高超的画家,也画不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带着一份凝重与虔诚,我们走进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会议纪念馆依山而建,气势恢弘,可鸟瞰威信县城全貌。导游指着“扎西会议”的大型浮雕,向我们讲述着红军长征,危急关头,集结扎西、扎西会议、实现转折、红旗漫卷,走向胜利的辉煌历史。默默地、慢慢的、仔仔细细注视着这些珍贵的革命历史遗迹、文献、遗物、手迹,脑海里浮想联翩,当年先辈们在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里,所具有的百折不挠精神,那个年代的人,为了理想信念可以奋不顾身,为了理想信念可以坚守终生。想象那仿佛就在昨天的历史画卷,我百感交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扎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留下了红军的足迹、红军的故事。扎西会议纪念广场、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会议会址、红军烈士纪念碑,一个个红色文化符号已经融入了扎西大地。是啊!为了建设更加美好家园,老区人民代代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个个美丽的苗族新村寨展现在世界面前,现在,神奇秀美、迷人多彩的扎西已是云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世世代代生活“鸡鸣三省” 扎西大地的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好幸福的生活。相信扎西的明天会更加灿烂美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蓦然回首,穿越八十年时空,回望历久依旧弥新的中国革命历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长征永远在路上。是啊!走进扎西古镇亲身感受历史的沧桑、那难忘的红色记忆和大自然神奇美丽,让我难忘“扎西”红意浓。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