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校级研究中心探索】努力在信息医学的春天有所作为
——信息医学研究中心将实现生物医学和信息科学交叉融合发展
文:李果 图:李果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4-12-28 7974

  除了日常的教学和行政工作外,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杰辉副教授的日程表里又多了一项安排——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师生合作进行语言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别人讲话,我们接收到的其实是声波的震动,但到了脑袋里就有了意义,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实现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通俗地讲,这就是我进行的研究。”

  自2009年起,胡杰辉和外国语学院的高山副教授、高照副教授、马维毅副教授等三位老师先后投入到神经语言学这一文理交叉融合的研究领域中。

  2012年,在对语言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胡杰辉等人成功发表了SCI论文,由此实现了外国语学院SCI论文的突破。

  最近,他们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根据学校信息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方案,胡杰辉等从事的这项研究被正式吸纳进该中心的神经信息研究方向。

  对此,胡杰辉充满了期待。“国际顶级的认知研究刊物有很多语言研究的文章。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医学研究中心的平台,开拓一个很有特色的方向和前沿领域。和综合性大学的外语学院相比,这就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信息医学是前沿,学校有基础

  “学校对信息医学的高度重视,催生了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昭示着信息医学的春天已经到来。”在年初的2014年学校党政工作研讨会上,生命学院院长尧德中教授说。

  事实上,信息科学和医学相结合这一思路的正式提出可以追溯到2013年9月前后。当时,李言荣校长先后为全校中层干部和全体教授作了“关于我校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的专题报告,提出当前要重点抓好包括信息医学融合在内的三件事,为百年大学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聆听报告后,尧德中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现在提出向医学领域拓展,可以说是在学科架构方面有了根本突破。”

  进入2014年,学校又发布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成立校级研究中心的设想应运而生。经过答辩评审和授牌环节,信息医学研究中心正式成为我校首批5个校级研究中心之一。

  “现在成立信息医学研究中心,就是要把医电融合落到实处,形成一个共同的空间来推动这个事情。”尧德中表示。

  信息医学为什么进入了决策者的视野,成为学校重点发展的领域?

  “目前,医学、信息医学是国际上公认的极具前景的方向,而且长期做下去不会衰竭。另外,学校也具备了开展信息医学研究的基础。”尧德中认为。

  在他看来,去统计《自然》《科学》这类顶级刊物上的文章,生物医学领域的文章发表得最多,国际上正在大力发展有关人脑信息的研究,但研究得还很不够,因而这就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前沿。

  “美国、欧盟、日本和国内的许多高校、科研院所都在力推脑计划,这是一个国际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我们跟得也很紧。”生命学院副院长刘铁军副教授说,在这个领域,我们有条件紧跟最前沿的研究。

  因此,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信息医学中心确定了神经信息、生物信息、信息医学工程、医学成像、医学信息五大研究方向。

  “五个方向涵盖了信息医学领域的前沿方向,而学校在相关方向都有一定的基础。”长期研究神经信息的尧德中举例说。

  欧洲去年推出耗资十亿欧元的一项模拟、仿造大脑的计划,寻找大脑处理信息的原理,再反推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学校十年前布局的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就是研究的这些内容。

  不仅如此,五大研究方向中涉及到的数据挖掘与运算、声学、太赫兹、微波成像和集成电路等涉及到学校的许多学科。“学校现今的几乎所有学科,从通信到计算机,从机械到自动化,都可以在信息医学领域找到新的发力点,从而引出一系列新的生长点。”尧德中说。

选址、引智,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在接受采访期间,刘铁军的手机响了。

  电话那头,一位老师希望信息医学研究中心能为自己指导的研究生保留一间单独的办公室。

  “是否合不需要商量,怎么合可以讨论。每一个方向的研究生都要坐在一起,不能分开。”刘铁军的回答很坚定。

  自7月14日的授牌仪式和9月16日的建设方案论证会后,信息医学研究中心已经确定落址于清水河校区的综合楼一楼和磁共振研究中心。眼下,刘铁军正忙着落实中心各组成部分的空间布局,“我天天都会接到这样的电话。”

  根据中心的设想,一个方向的研究生将共同坐在一个大的房间内,打破过去按导师分开的模式。这一做法提高了物理空间的使用效率,更促进了信息流动。

  “打通墙,坐到一起,大家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否则,有些问题往往在一个课题组里已经解决了,但其他人不知道,重复投入精力去研究,造成了很大浪费。”

  这就是整合带来的效益。作为跨学院、跨学科科研团队组成的校级研究中心,整合、吸纳资源成为眼下组建工作中的一大重点。

  正式授牌后,信息医学研究中心先后召集骨干开会,成立了中心筹备委员会,并初步拟定了中心的准入机制。

  “必须要认可中心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保证自己的大部分时间从事和中心发展方向有关的研究工作,从而真正建立在兴趣和爱好上来做这个事情。”刘铁军说,制定中心建设方案的时候,中心已经与相关学院或学科的老师进行了充分沟通,“目标一致,很容易就融合在一起。”

  目前,物理电子学院宫玉彬教授团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林媛教授团队,医学院杨正林教授团队等已被吸纳进信息医学中心,共同进行各项研究。

  例如,林媛近年来一直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神经信息方向的多个课题组开展合作,希望集成电路能够在神经信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次,她所在的课题组顺理成章成为中心医学成像研究方向的一员。

  同时,引智工作也面向校外紧锣密鼓展开。

  仅在医学成像方向,信息医学研究中心已先后引进了中科院院士陈霖等杰出人才。陈霖表示,电子科大发展生命科学与医学等都是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方向。

  “原来的科研资源比较松散,交叉学科的东西分布在各个单位、课题组,缺少相互支撑,研究没法形成合力。通过校级研究中心这种新的形式,从事这个领域的人有了一个共同的组织。”尧德中说,“我们的定位就是提供服务和平台,可以让大家在这里找到更好的环境和合作伙伴。”

  这也是刘铁军的直接感受,“以前和其他人的合作可能更多是私下的、凭借个人感情爱好的合作。成立中心后,理顺了体制,就为校内合作真正铺平了道路。”

 做大课题,写高水平文章

  通过医学文本挖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医院的电子病历、区域的健康档案、网络医学信息以及医学文献信息上开展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分析研究,为医疗研究、个性化医疗等服务形成数据支撑。这是中心正在开展的一项研究。

  尧德中说,“现代临床医学产生了很多信息,实现信息的收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怎么挖掘这些海量信息,找出真正有价值的、能推动生物医学发展的东西。可以认为,生物医学信息的检测与分析几乎涉及了学校的所有学科。”

  为此,信息医学研究中心提出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神经信息)+ X”的建设思路,而医学信息就是这个X之一。

  事实上,已经确定的五大方向只是优先发展的领域,中心也鼓励老师在其他方向自由探索,为以后的发展留够空间。

  “科研方向不应让行政体制限制得太死,只要维持总的生物医学和信息科学交叉的核心不变,具体的方向可以动态调整,我们也鼓励学校电子信息、仪器、光学技术等方面的老师前来开拓新的方向。”尧德中介绍。

  招兵买马的工作仍在继续。信息医学中心又于近期面向校内外招募骨干科研人员。

  对于有意愿加入信息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或科研团队,中心确立了“双聘双算”的原则,即加入中心不影响应聘人在原单位的人事、劳资、年终考核等,实现成果互认。同时,中心每年还将面向成员发布开放课题,同时根据成员的工作业绩予以一定的奖励。

  刘铁军表示,“通过开放课题鼓励年轻老师,给他们搭一些平台,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在逐步投入运行的基础上,信息医学研究中心也在科研经费、基础科研、工程能力、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制定了未来四年的具体量化目标:新增长江/杰青1-3人;生物医学工程进入全国前8,争取前5;年均发表SCI论文100篇以上,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论文大于10篇;力争在《自然》《科学》等顶级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

  此前,李言荣校长曾要求,各校级研究中心要按照准国家级平台的高标准要求进行建设。因此,申请建设脑与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成为信息医学中心的重要目标之一。

  尽管实现上述目标的难度不小,但“做大课题,写高水平文章”一直是刘铁军等人的愿望,“要用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牵引老师到中心来,形成合力去承担国家的大项目,参与国家层面的竞争。”

  对于他来说,方向明确不仅让未来的科研工作值得期待,筹建信息医学研究中心的过程已经有了很多收获。“以前更多站在个人或课题组的角度来考虑,但现在要跨学院、跨学科去整合资源,需要站在中心乃至学科的全局上考虑问题,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难度肯定是有的。但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只要全力去做就会有希望。信息医学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想让人类生活得更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尧德中说。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